■优化营商环境进行时
本报记者 刘春霞
“您好,请问您需要办理什么业务?”
“您好,请出示您的身份证,这边帮您取号。”
“请您移步到自助服务区办理,我来协助您。”
……
这样的对话,每天都在市政务服务大厅不断响起。作为群众走进大厅遇到的“第一人”,咨询导服人员不仅提供基础服务,更扮演着业务咨询员、分流引导员、自助辅导者等多重角色。他们协助填写表单、审核材料,主动发现并解决群众遇到的各类问题,成为群众办事离不开的“贴心帮手”。
这一切便捷服务的背后,是市政务服务中心持续推进政务服务改革创新的扎实举措。今年以来,中心紧紧围绕企业和群众办事过程中遇到的痛点、难点,以强化“咨询引导+帮办代办”双服务引擎为主线,推动政务大厅从“传统受理窗口”向“便民服务大舞台”转型升级,真正让政务服务变得高效、有温度。
为打破传统服务模式的壁垒,大厅构建了一套动态导服体系:以自助服务区和咨询导台为核心的“服务枢纽”,导服人员化身“流程导航员”,通过“即时响应+设备协助+动线引导”的三维服务,将群众的平均等待时间压缩到5分钟以内。针对老年人使用智能设备困难的问题,中心还专门安排“咨询引导员”提供一对一帮助,完成取号、查询、填报等操作,让政务服务成为一条充满温情的便利通道。
在服务硬件方面,中心对原有的智能导服系统进行了全面升级。新系统界面更清晰、分类更科学,涵盖市行政审批政务服务与数据管理局、市场监督管理局等多部门业务,群众输入关键词,就能快速查询企业职工医保参保信息变更、城乡居民医保等业务的办理窗口与所属部门,再加上导服人员的专业辅助,办事路径一目了然。
除常规的办事指南、知识库查询等功能之外,新系统还新增了短信提醒服务。群众可自主设置节点提醒,实时接收业务受理、进度更新和结果通知,再也不用担心错过重要环节。
帮办代办服务也同步升级至2.0模式,实现全流程服务重构。中心抽调窗口业务骨干组建专业帮办团队,对行动不便的群众还提供上门服务,极大减少群众跑动次数。在企业服务专区,创新推出“肩并肩”陪伴式服务,传统面对面审批升级为更贴心的陪伴式服务。既确保了企业涉密材料的安全性,又能精准响应个性化需求,成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又一亮点。
“提交涉密材料时特别放心,效率高,心里很踏实。”市民陈泽岳的感言,代表了很多办事人的心声。截至今年6月底,该专区累计受理涉企事项5626件,助力237个项目快速落地,发放惠企大礼包484份。
优质的服务,离不开专业的人才。中心建立三维培训体系,每月组织开展业务、应急、礼仪等实战培训,所有导服人员需通过“业务考核+沟通压力测试”双重认证才能上岗。自2025年以来,已累计开展各类培训70余场,服务人员政策应答准确率升至98.7%。
服务没有终点,满意永无止境。下一步,市政务服务中心将继续以群众需求和体验为导向,持续推进“一窗通办”改革、提升服务效能,努力营造更加高效、便捷、有温度的政务服务环境,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