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精神绽新蕾 文明实践树标杆

A+ A-
乌海日报 编辑:段继文 2025-08-15 10:23:49

■文明实践在行动

本报记者 赵永刚

海勃湾区滨河街道:

在海勃湾区滨河街道,雷锋精神已悄然融入基层治理的毛细血管,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最生动的注脚。在这里,包联单位精准纾困,在职党员躬身力行,志愿团队聚沙成塔,普通群众守望相助,共同绘就了一幅“人人争当雷锋、事事彰显文明”的基层治理新图景,为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工作提供了鲜活样本。

共驻共建:党建引领破解民生“关键小事”

滨河街道以“党建+”模式激活包联单位资源,将群众“需求清单”转化为“服务清单”。市政协聚焦无物业小区,常态化开展环境整治、矛盾排查活动,先后为滨河佳苑、祥和家园小区配备垃圾桶104个,化解居民矛盾63起,惠及居民1702户,居民满意度达98%;海勃湾区团委联合滨河街道各社区创新打造“七彩假期”公益课堂,累计为562名学龄儿童提供课业辅导、兴趣拓展等服务,破解双职工家庭假期“管娃难”痛点。通过“群众点单—社区派单—单位接单”机制,今年以来,滨河街道已办结民生实事176件,真正实现“小事不出网格、难事不出街道”。

先锋领航:党员亮身份激活治理“红色动能”

“党员先锋岗”已成为滨河街道的亮丽名片。鹏泰家园小区在职党员田春生自发组织“义务治安巡逻队”,筑起居民安全“防火墙”,累计排除安全隐患200余次,被居民誉为“平安哨兵”。海勃湾区中医医院在职党员王涓,牵头成立“健康敲门行动组”,深入社区开展健康义诊活动,为独居老人建立“一人一档”健康台账,提供上门问诊、送药服务100余次,用白衣初心守护“夕阳红”。据统计,滨河街道1062名在职党员年均参与志愿服务超3000小时,党徽在为民服务一线熠熠生辉。

志愿矩阵:专业服务浇灌文明“幸福之花”

滨河街道构建“1+N”志愿服务体系,培育出“健康滨河”“赤焰蓝天”等12支特色队伍。乌兰牧骑红色文艺轻骑兵用“文艺+宣讲”的方式弘扬北疆文化,通过走村入户常态化开展惠民演出,惠及辖区居民3万余人次。“睦邻陪伴”项目为困难群体募集物资价值8.4万元,精准帮扶覆盖287户家庭。“睦邻百姓说”宣讲团以快板、情景剧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宣讲48场,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凡人星光:草根力量织就社区“温情网络”

在滨河街道,每个普通人都是雷锋精神的传承者。八旬老人杜爱荣用6年光阴书写人间大爱。自2019年起,她主动承担起照料精神一级残疾特困人员张瑞芳的重任,让“远亲不如近邻”的温情故事在社区口口相传;失独老人冯未娥以爱为炬,点亮他人暮年,无微不至照料12位行动不便的高龄老人10余年,累计开展为老服务200余次,让“孤老不孤”成为社区最动人的风景。

在滨河街道,“文明没有旁观者,人人都是践行者”的精神引领着居民让家园更整洁、更美丽、更文明。

从“为民办实事”的务实作风,到“润物细无声”的文明浸润,滨河街道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为笔,以雷锋精神为墨,书写着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精彩篇章。如今,“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已成为滨河街道居民的共识。

站在新的起点,滨河街道将持续深化“五社联动”机制,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样板,为把祖国北疆这道风景线建设得更加亮丽贡献更多力量。


相关推荐

融媒矩阵

抖音

app

微信

微博

快手

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