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舒怡
乌达区:
近年来,乌达区坚持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建工作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在发挥党组织力量、创新治理模式、优化服务群众方式上下足功夫,深入推进基层治理,切实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满意度。
坚持党建引领,把好基层治理“方向盘”。乌达区围绕中心抓实党建,配强网格力量,构建“社区党委+小区党支部+党员中心户”三级网格体系,建立网格驿站143个,配齐网格长110名、网格民警30名、专职网格员145名,积极开展矛盾纠纷、风险隐患排查等工作。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深化单位党组织和在职党员“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小区党支部“双书记”“暖心服务小分队”“党建联系点”等机制,引导84家包联单位、2800余名在职党员主动深入社区开展共建活动,切实帮助居民群众解决难点堵点问题。
创新治理模式,做好基层治理“加速器”。乌达区建立党建品牌干好民生实事,通过打造“喜邻”“小区造节”等党建品牌,组织党员群众积极参与到基层治理中。大力发展社区办企模式,有效解决群众身边养老托幼、公共服务、文化活动等方面的诉求。合理利用党群服务中心公共空间,引导社会“专精特”服务进驻社区,全区70%以上的社区通过购买服务项目、“时间银行”积分、空间共营合作等模式招募到了“社区合伙人”。深入推进“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和各族群众不忘初心感党恩、矢志不渝听党话、坚定不移跟党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区开展“谈变迁,话进步”感动乌达故事汇活动,通过让党员群众结合自身经历来讲变化、话发展的方式,切实让群众感受新时代的发展变化,坚定跟党走的信心。
优化服务模式,绘好基层治理“同心圆”。乌达区高标准建设党群服务中心,整合服务窗口和办事流程,推行“一窗式”便捷服务。充分整合现有公共设施、服务空间、活动阵地等资源,优化设置棋牌活动室、老年活动室、图书室等群众活动阵地,满足群众不同需求。建立“流动办公桌”服务日,组织社区网格长、网格员、辖区党员、志愿者、包联单位在小区内为居民提供政策咨询、矛盾调解、征集民意等服务,让群众在家门口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