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苏如娜)今年夏天,不少乌海人明显感觉到高温天气仿佛开启了“超长待机”模式。一场场降水不仅没能带来清凉,反而加剧了闷热感。不少市民表示,晚上在户外散步时,空气中的潮湿感让人有身处南方的感觉,而且今年的雨量也比往年明显偏多。
为何今年夏天我市天气呈现出降水增多、潮湿、闷热等特征?市气象台气象预报员杨红子解释称,大气环流和东亚夏季风是直接影响因素。
杨红子介绍,今年7月,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异常偏西偏北,加之海上台风活动频繁,使得西太平洋等海域的水汽沿副热带高压外围向北方地区大量输送,加之北方上空存在短波槽扰动,这些扰动与输送而来的异常暖湿气流相遇,便易形成较强降水,导致多雨、闷热的天气状况。
“7月,乌海经历了4次分布不均的强降雨过程,全市降雨量显著增加。其中,飞机场气象站降雨量达101.7毫米,比常年同期均值(33.7毫米)多2倍。雨水的增多使得空气湿度显著上升,7月我市平均相对湿度53.2%,较常年均值增加了9.3%。”杨红子说,7月我市平均气温27.1℃,处于正常范围,但是在相对湿度较大的情况下,人体体感温度明显升高,闷热感因此更加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