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事日”里听诉求 “管家团”中聚民心 ——海南区以学习教育成果引领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A+ A-
乌海日报 编辑:段继文 2025-07-30 10:37:46

本报记者 王超

“希望能多关注小区绿化,让咱们的居住环境更舒心。”“小区飞线得好好治理治理。”“一到晚上邻居的狗就叫,吵得大家都睡不好,这可怎么办?”

近日,在海南区拉僧仲街道平安社区温馨小区公园,一场“居民说事日”活动热闹开展。社区党委书记、网格员及居民代表等30余人围坐一堂,你一言我一语,共同为小区、社区发展出谋划策。

针对居民反映的问题,平安社区党委迅速行动:物业服务企业立即对小区绿化展开全面优化,开展精细化养护与补种工作;有关部门马上对车辆违停现象进行了清理,并合理调整了停车区。这种“现场说事、马上就办”的作风,赢得了居民们的连连点赞。

平安社区作为海南区最年轻的社区之一,地处商业核心区与人口密集区,面对服务阵地小、资源不足的实际情况,社区党委创新推出“居民说事日”服务机制,采取“集中说事、个别谈事、登门听事”的立体化服务模式,定期在9个小区内开展活动,把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通过变被动接诉为主动治理,真正解决居民的烦心事、操心事和揪心事。”海南区拉僧仲街道平安社区党委书记师蕾介绍,该机制运行以来,已推动解决化粪池塌陷、阳台裂缝、污水管网排污不畅等59件民生问题,实现了从“群众吐槽”到“幸福落地”的转变。

这样的场景还出现在海南区新苑社区的如意小区。这里的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正如火如荼地进行,而改造现场一支由72岁老党员杨美娃带领的“小巷管家团”格外引人注目。这支由党员、社区网格员、物业管理人员和热心居民组成的队伍,每天穿梭在改造现场开展巡逻,既排查安全隐患,又收集居民意见,成为连接施工方与居民的“连心桥”。

“党员退休不褪色,区里引导党员干部带头转作风、树新风,我们也不能掉队,尤其是在小区改造的关键时期,我们更要发挥余热。”杨美娃说。在“小巷管家团”的带动下,居民们从“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共同推动老旧小区改造更贴民心、合民意。

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海南区扎实推进学习教育往深里走、往实里落,通过学习教育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坚持以学促干,从居民“柴米油盐”的琐碎中捕捉急难愁盼,将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惠民实效。通过建立“四下基层”常态化机制,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一线,累计收集民生诉求200余条,从中梳理确定民生领域重点跟进民生实事19件,推动解决一批出行难、消防隐患、农业灌溉等民生痛点堵点问题。通过构建“大调解”格局,整合司法、仲裁、速裁等资源,成功化解矛盾纠纷1082件,调解成功率提升至98.7%。创新“12345+网格员”双轨响应机制,累计受理居民建议类工单240条,办结223条,群众幸福感、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如今在海南区,从社区公园的“说事日”到改造现场的“管家团”,从“坐等上门”到“主动服务”,一幅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画卷正徐徐展开。居民的一张张笑脸,成为检验作风建设成效的最好标尺。


相关推荐

融媒矩阵

抖音

app

微信

微博

快手

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