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促进行动 聚合力 惠民生
本报记者 张楚研
“我创业的企业规模不算大,但目前来说有相关部门扶持,有相对稳定的客户,有专利产品,企业稳步向前。”李强说。
李强是我市本土企业乌海市蓝海星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创始人,他带领团队参加过“中国创翼”创新创业大赛,获得内蒙古选拔赛乌海市初赛主体赛制造业组二等奖,目前是我市的创业导师。
创业本就是在风险与挑战中前行,李强的创业经历也并非一帆风顺。2013年,他与人合伙做生意,这是他的初次创业经历。2018年,由于经营不善等各种原因,工厂倒闭,他的第一次创业失败。
李强并没有气馁,也没有着急开始二次创业。“创业虽然失败了,但这段经历能够学到更多东西,避免再次创业出现同样的问题。”李强说。他用了2年的时间,到全国各地了解各行各业的发展情况,寻找适合自己创业的路子。
2021年,经过不断走访学习,李强决定开一家洗涤用品生产厂。“洗涤用品目前的工艺成熟、生产链完整,而且其中的部分原料在我市成本较低,有一定优势。”李强说。很快,他购买了相关配方,将企业开办起来。
创业并不简单,李强发现,在我市做洗涤用品并不占市场优势。市面上有很多大品牌,价格适中,受众广泛。而他的企业生产规模小,品牌没有名气,原料、包装等成本较高,产品价格并不便宜,进入商场并非顾客首选。同时,生产过程中还存在压货问题,企业生产压力极大。
继续这样下去,第二次创业又将面临失败,如何破局?
在此次创业过程中,我市就业服务部门给李强提供了不少帮助,很多就业创业活动都会邀请他携带自己的商品参加,而这成了他破局的一个关键因素。“受邀参加就业服务部门举办的活动,意味着认可。在参加活动的过程中我接触了各种企业、单位和创业者,为企业转型奠定了基础。”李强说。
在经历了工厂搬迁后,李强收缩生产线,将产品从12种压缩至3种,从主推市场变为定制化服务。“很多单位、企业是愿意扶持本土企业的,同时一些顾客希望能够定制个性化的标签等,这些我们都可以做到,加上相关部门的认可,不少有需求的人来找我们定制个性化商品,我们逐渐有了稳定的客源。”李强说。开展定制化服务后,压货问题得到解决,生产成本降低,利润增加,企业发展逐步稳定。
为了让自己的企业更有竞争力,李强在生产洗涤用品的过程中不断学习,了解顾客需求,比较同类产品,改进产品质量。
市面上的油污净大多味道刺鼻,成分伤手,是极易被诟病的商品。在生产初期,李强也遇到了这个问题。了解顾客诉求后,李强开始尝试改进配方,让产品更符合市场期待。“我们购买了市场上各种油污净分析比较,还外出到各地学习,希望找到破解之法。”李强说。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同行业专家指点后,李强最终做出了一款成分温和、去污力强且不刺鼻的油污净。这款产品现在已经申请专利。
创业成功后,李强并未止步,而是希望将自己的创业经历分享给更多创业者,让他们少走弯路。经过跟就业服务部门对接沟通,李强成为了我市的创业导师,为我市创业者指路。
“创业真的很难,所以创业前一定要做好市场调研,分析创业项目运行的优势、劣势,争取扬长避短。从我的经历也能看出,第一次创业我并没有经验,没有做好准备工作所以失败了。第二次,我做足了准备工作的情况下还是遇到了不少困难,这就是创业。此外,创业要给自己留后路,万一创业失败能够保证自己有重来的机会,尽量别孤注一掷,导致自己陷入困局。”李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