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治中心:矛盾就地解 服务解民忧

A+ A-
乌海日报 编辑:段继文 2025-07-21 09:25:00

■新时代“枫桥经验”乌达实践⑥

本报记者 张丽阳

“多亏了几位调解员,不然我家门口这块地就被占了!”三道坎街道居民张某在街道综治中心激动地说。原来,他的邻居刘某计划翻整地界围挡时,张某提出异议,认为此举侵占了自家土地范围。由于双方土地产权证书未明确标注争议地块边界,双方各执己见、僵持不下,遂向街道综治中心申请调解介入。

接到诉求后,综治中心调解员立即行动,牵头联合派出所、司法所等多部门力量,反复入户走访,结合双方当事人的陈述,全面掌握纠纷症结与实际情况,随即组织双方到综治中心协商解决方案。为避免双方见面引发直接冲突,工作人员采取 “背靠背” 调解方式,先后单独与双方面谈沟通。在综治中心、派出所、司法所等多单位的联合努力下,通过摆事实、讲法理、情理疏导,双方最终同意以现有实地状况为依据划分地界,但明确要求各单位共同到现场见证确认。随后,工作人员专程陪同双方前往争议地块,在多部门联合见证下实地勘测、明确边界,当场敲定具体划分方案,双方达成和解协议,这起持续多日的邻里纠纷得到彻底化解。

三道坎街道综治中心充分整合多元力量,将矛调中心、“宁姨调解室”“老娘舅说事拉理工作室”“南城义警” 队伍、信访代办站等资源有机融合,构建起集矛盾调解、信访化解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充分利用社区“两委”、网格员、热心居民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优势,主动入户。同时,街道党工委联动综治中心、司法所、派出所等职能部门,构建“综治中心+派出所+司法所+法庭”的四调联动模式,保障能够第一时间掌握辖区各类矛盾纠纷的实时动向。

此外,综治中心通过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应急联动制度、工作职责、“一站式” 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制度以及议事协商联席会议机制,实现工作流程标准化、协同联动高效化,以制度为纲、规范运行,为矛盾纠纷化解和基层治理工作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今年以来,综治中心已成功化解居民各类矛盾纠纷14件,切实将矛盾隐患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


相关推荐

融媒矩阵

抖音

app

微信

微博

快手

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