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曲乐
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度日益提升,一股学习传统文化的热潮正在我市悄然兴起。走访中,记者发现,各类传统文化公益培训班成了“香饽饽”,学员多以中老年人为主,学习传统文化俨然成为一种新风尚。
近日,走进市职业技术学校的茶艺课堂,袅袅茶香中,20多位学员正专注地跟着老师学习茶艺知识。从茶叶识别、水温掌控到冲泡技巧、茶道礼仪,学员们对茶的认识从单纯的喝茶解渴进阶为懂茶、爱茶。
“退休后空闲时间多了,我就来学学茶艺、修身养性。这才发现茶文化有着很深的文化内涵,我们的传统文化真是魅力无穷。”62岁的学员于海燕说。
市职业技术学校的茶艺课是该校开设的众多公益文化兴趣班中的一门,课程面向社会各年龄段开放。
“我们响应市民学习传统文化需求,开了书法、声乐、舞蹈等多个兴趣班,其中传统文化类课程最受欢迎,来报名的人很多。茶艺班就从最初的一个班扩到两个班,现在报名的人还在增加。”茶艺课老师陈燕介绍。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深入了解,逐渐兴起了传统文化的学习热潮,大大丰富了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也使得传统文化得到了更好的传承。
“近两年来,每学期我班里的学员都会超员,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越发彰显出来。”市老年大学国画工笔画班老师周红在接受采访时坦言。副校长董艳玲介绍说,学校共开设18门课程,学员超千人,其中书法、国画、二胡等传统文化课程特别受老年人欢迎,每个学期都爆满,人们学习热情特别高。
60岁的鞠文华在市老年大学国画班学习快两年了,她对学校的学习环境非常满意。提起作画,她说:“每次调色运笔,看着宣纸上的花鸟山水渐渐鲜活,那种成就感别提多棒了!”
“随着老年大学新教学楼的投入使用,我们将以更优质的教学质量服务更多的老年朋友。”董艳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