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观”民生
近年来,市公安局乌达分局精准预警、高效劝阻,成功拦截多起潜在的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发生。同时,持续深化和创新反诈宣传形式,筑牢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坚实屏障。
近日,市公安局乌达分局刑警大队民警文庆楠接到某银行工作人员的报警电话,称一位老人到银行申请办理手机网上支付业务,有被电信网络诈骗的嫌疑,民警立即赶往现场。
起初,老人对民警的询问比较抗拒,一直不正面回答民警的提问,这让民警一时没了办法。“通过和老人的交谈,我们十分确定老人正在遭受电信网络诈骗。但老人被诈骗分子‘洗脑’,一直说她没有被骗。我们和老人唠起家常,渐渐使她放下戒备心。”文庆楠说。
民警查看老人的手机后发现,老人目前处于被骗的初级阶段,诈骗分子下一步将通过其他手段获取老人手机中的付款密码,将老人银行卡里的钱全部刷走。“沟通后,老人慢慢明白过来自己遭遇了电信网络诈骗,卸载了手机中下载的相关软件。”文庆楠说。
近日,市公安局乌达分局接辖区钟某报警称,他在网上“理财”被骗数万元。钟先生回忆,他在某短视频平台看到一条评论,称在家中就可以轻松日入千元,抱着试一试的态度,钟先生添加了对方的联系方式,并在“客服”的指导下下载了一款App进行“理财”,前期获得500元“收益”,随着钟先生越投资越多,却发现已经无法取出钱款。
民警了解情况后,及时对钟先生使用的诈骗软件进行证据提取固定,第一时间对其银行卡进行止付冻结。“由于钟先生报警及时,我们通过银行卡止付的方式,在半个月内为其追回了损失。”市公安局乌达分局刑警大队民警丰浩洋说。
近日,乌达区居民王女士接到陌生来电,起初她并未理会,但该陌生号码却三番五次打来电话,王女士便接通了电话,然而,这一接却险些让她损失20万元。
王女士说:“对方说他是‘百万医疗保险’的客服人员,称我办理了‘医疗保险’,如果不取消,每个月都会扣费。我的孙子经常拿我的手机瞎按,我以为自己确实误办理了,就按照对方的提示下载了多款App。”
王女士按照对方的要求登录自己的微信和手机银行,在近3分钟的复杂操作下,王女士根本记不清自己在做什么,但仍然确信对方是官方客服,按照对方的要求和提示进行操作后,对方又让王女士删除之前安装的App和操作记录,并称其后续还会接到一条短信,也要删除。果然,电话挂断后,王女士收到一条短信,信息显示她名下银行卡内的20万元被转出。这时,王女士才意识到自己遇到了骗子。民警迅速对王女士银行卡的资金流向进行追踪并止付冻结,成功为其挽回损失。
近年来,市公安局乌达分局不仅成功劝阻和打击了多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避免了群众财产损失,更通过高频次、多维度、广覆盖的反诈宣传活动,有效提升了社会整体防范水平。
市公安局乌达分局创新普法宣传形式,通过线上、线下等多种渠道广泛征集反诈志愿者,志愿者将反诈宣传标语张贴在自家汽车上,让反诈标语在城市中流动起来。市民薛女士说:“今天我成为了一名反诈宣传员,我会给更多人普及反诈知识,让更多人不上当受骗。”
(记者 郭鹏宇 整理曹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