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黄建飞 通讯员白雪梅) 近年来,市司法局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在法治建设、平安建设上持续聚焦用力,切实以高水平法治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夯实平安建设根基。市司法局并轨运行平安建设领导责任制和维护社会稳定责任制,每季度专题研判婚姻家庭、窗口服务、民营经济、新就业形态等领域风险隐患,并实行市、区、镇(街道)信息排查、登记报告制度,持续巩固工作联动、平安联创良好局面。扎实开展“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走深走实十周年”系列活动,积极营造浓厚的平安建设工作氛围。抽派戒毒民警指导全市社区戒毒康复中心工作,打造“三社联动”(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社区矫正联动)新模式,进一步提升特殊人群管控水平。深化“三定四调”等做法,扎实开展“人民调解护稳定”矛盾纠纷排查专项行动;依托区、镇(街道)综治中心,发挥好“四所一庭”协作联动机制作用,全面提升“一站式”解纷平台实体化运行水平。
擦亮法治服务招牌。市司法局充分运用“司法所+律师事务所”“所所联合”机制,推动更多法治力量向引导和疏导端用力。加强新业态人民调解法律服务,在邮政快递行业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开展法律援助护航新业态专项活动,赋能基层治理。打造集成60余个法治文化阵地信息的“普法地图”,实现法治文化资源“一图预览”。优化“一刻钟法律服务圈”平台功能设置,为广大群众和企业提供更加便捷、高效、优质的“指尖式”法律服务。扎实开展“巾帼普法乡村行”活动,举办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员暨“法律明白人”培训班,助力法治乡村建设。举办“银发”法律人才培训班,引导“公、法、检、司”等行业领域离退休干部积极发挥经验优势,为法治乌海建设持续注入“银发动能”。
锻造司法行政铁军。市司法局推深做实“法韵乌海·司法行政讲堂”“政治讲堂”“业务讲堂”“班子成员讲堂”,不断提升司法行政干部队伍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纵深推进“强基础、提素质,干警下基层”专项工作,引导干警深入一线破堵点、换位思考解难题。强化监督制约和内部控制建设,严格执行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新时代政法干警“十个严禁”等铁规禁令,力促司法行政系统生态风清气正。持续深化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让广大干警把更多时间和精力放到干工作、抓落实上。树立重品行、重实干、重实绩的选人用人导向,持续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坚持老中青结合的梯次配备,加强先进典型培育选树,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努力营造锐意进取、争先创优的干事创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