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摆摊”受到消费者欢迎。图为市民在蓝梦酒店外摆摊位前选购午餐。 (张程 摄)
本报记者 张舒怡
7月13日中午,海勃湾区宇豪国际酒店门前,外摆摊位又热闹起来。“这几天,我的午饭都是从这里买的。”刚下班的市民刘剑扫码付款,接过热气腾腾的餐盒,“下班就吃上热乎饭,省心又省时。”打开饭盒,两荤一素的搭配香气扑鼻。
摊位上,炖得软烂的烩酸菜、红亮诱人的小龙虾、清爽的凉拌菜摆得满满当当,引得路人频频驻足。据了解,这个便民摊一周前开张,每天上午10时30分、下午5时30分准时迎客,近20种酒店招牌菜变身街头美味,并且价格亲民。
“所有菜品现烧、现卖,由专业厨师团队掌勺。我们既保证星级品质,又坚持惠民定价。”宇豪国际酒店总经理王爱丽介绍。这样的烟火气,正从我市多家星级酒店的后厨飘向街头巷尾。各家酒店紧紧围绕周边居民需求精心设计菜品:宇豪国际酒店针对上班族推出微信群预订,有需求者指尖轻点,到店即取;瑛璞雅致酒店在档口旁贴心添置桌椅,客人可现场用餐;蓝梦酒店则根据消费者反馈意见,微调菜品味道,价格定在十几元。
市民张倩一手抱着孩子一手利落取餐:“天太热,我不想开火了,星级酒店大厨现做的饭菜好吃又放心。”老人们结伴而来,“我溜达十分钟过来,花十几块钱就能吃顿像样的午饭,省事多了。”市民王先生说。
当有市民在酒店直播间提出“开放式档口要注意防尘”的建议,短短一天后,加盖保鲜膜便成为各家摊位的标准动作。宇豪国际酒店的订餐群不仅是下单渠道,还是收集用餐者意见建议的平台。一条“今天的土豆丝有点咸”的留言建议,当晚就直达后厨。服务在互动中悄然生长,那层覆在餐盒上的保鲜膜,包裹着对客人最真切的回应。
一份覆着保鲜膜的简餐,几张街边的临时餐桌,勾勒出便民服务的新图景。对酒店行业而言,这或许是一次充满可能性的探索;对市民来说,这寻常巷陌飘散的星级烟火,正实实在在温暖着他们的一餐一饭。
【记者手记】
曾以精致宴席为主打的星级酒店,如今俯身经营起十几元的家常味道。这不仅是市场压力下的务实转身,更是服务理念的深层蜕变——从等待宾客登门,到主动嵌入社区生活链条。当酒店后厨的专业技艺与百姓的日常三餐相遇,延伸的不仅是经营半径,更是城市公共服务的温暖触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