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党的作风建设向纵深发展

A+ A-
内蒙古日报 编辑:段继文 2025-07-15 09:11:18

黄舒麟 张帆

【核心提示】

●始终绷紧纪律之弦,恪守立身之本,以党纪党规约束言行举止,自觉做到常思违纪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让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聚焦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严格抓好制度执行,根据实践发展需要不断优化制度设计,确保各项制度务实管用、落地见效

●始终保持“永远在路上”的坚韧执着,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实干精神,重拳整治顽疾,持续擦亮新时代共产党人作风建设这张“金色名片”

今年3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部署,巩固拓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成果,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经党中央同意,在全党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强化作风建设是党的政治优势和优良传统。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要做到强化理论引导、在筑牢思想防线上下功夫,完善体制机制、在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上下功夫,坚持问题导向、在精准发力整治的方法上下功夫,推动党的作风建设向纵深发展。

强化理论武装

在筑牢思想防线上下功夫

强化纪律意识。先进性和纯洁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将纯洁性镌刻在自己的旗帜上,始终将清正廉洁作为党的政治本色,坚持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的鲜明立场,同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作斗争。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党员干部要做到清正廉洁、秉公用权。要勤拂“信念之尘”,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深省“欲望之毒”,恪守廉洁奉公的为政底线;常斩“利欲之贼”,把牢克己慎行的行为界线。党员干部要强化纪律意识,坚定政治信仰,时时处处守好廉洁关。要自觉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等各项纪律要求,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政治定力,在日常小事中坚守原则;始终绷紧纪律之弦,恪守立身之本,以党纪党规约束言行举止,自觉做到常思违纪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让纪律真正成为带电的高压线。

营造崇廉氛围。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既要培育党员干部廉洁从政、廉洁用权、廉洁修身的思想根基,也要营造崇廉尚德、引领社会风尚的良好氛围。党员干部应秉持“清”之根本,贯穿于工作实践与日常生活的始终。“清”不仅是一种外在的行为表现,更是内在思想境界与价值追求的彰显。广大党员要以理想信念铸魂,夯实清正廉洁的思想根基;要以道德品质立身,恪守廉洁自律的价值准则;要以优良作风塑形,展现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要倡导以文化涵养廉洁之风,积极营造崇尚廉洁、注重品德的深厚文化氛围。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需双管齐下,既要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积极向上的廉洁文化要素,引导广大党员自觉接受中华文化熏陶,以先进文化滋养心灵,夯实思想根基;也要全力祛除沉疴毒瘤,坚决抵制庸俗腐朽的政治文化,杜绝不良风气侵蚀党内生态,切实维护良好政治生态。

加强党性修养。当下,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加强党性修养、永葆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色显得尤为重要,党员干部要通过加强理论修养来提升政治素养和政治能力。理论修养是党性修养的基石,缺乏必要的理论水平,就难以保持政治上的清醒与敏锐。党员干部要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自觉运用这一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在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具体实践中锤炼党性,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着力提升运用科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主动深入基层一线,倾听群众呼声,了解群众疾苦,切实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加强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完善体制机制

在规范化常态化长效化上下功夫

敢于制度创新。一个国家所具备的最为关键的优势,在于其制度优势。善于自我完善、自我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明品格。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要以“敢”字为先,打破传统思维定势,突破制度壁垒。面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作风顽疾,要以大无畏的勇气,深入剖析这些顽疾背后深层次的制度根源,摒弃那些不合时宜且易滋生不良作风的陈规旧序,敢于啃硬骨头、涉险滩、闯难关。要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以敏锐的洞察力和强烈的责任感,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深刻洞察新形势的风云变幻,精准把握新任务的核心要义,不断完善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制度机制,让党的作风建设与时代发展同频共振,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健全制度体系。制度建设是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的重要保障。唯有凭借协同高效的制度体系,方能夯实根基、着眼长远。要重视制度的系统性构建,筑牢制度体系的四梁八柱。以全面覆盖为原则,构建层次分明、衔接有序的制度框架,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要重视制度间的协同性,加强不同制度之间的衔接与配套,形成环环相扣、相辅相成的制度体系,使作风建设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序推进。历史经验表明,相较于单一制度要素的作用,制度体系的整体效能往往更为显著。制度体系各要素之间的协同效应能够产生“1+1>2”的系统功能,这种整体性优势是单个制度要素所无法实现的。加强党的作风建设,要统筹兼顾各项制度,加强顶层设计与系统谋划,更加突出党的各方面建设有机衔接、联动集成、协同协调,健全全面从严治党制度体系。

保障长效实施。实践表明,许多表面上的作风问题,其本质往往源于制度设计的缺陷或执行机制的薄弱。有的制度设计看似严密,却因执行环节的疏漏而形同虚设;有的规定出台后缺乏持续监督,导致“一阵风”式整改难以根治顽疾。要以持之以恒的态度和严谨细致的作风强化制度执行,让铁规发力、禁令生威,确保每一项制度都能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要构建健全的制度体系并持续完善动态机制,通过定期开展制度评估、及时推进修订更新,切实提升制度的适应性和执行力。要聚焦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严格抓好制度执行,根据实践发展需要不断优化制度设计,确保各项制度务实管用、落地见效,为推进党的作风建设向纵深发展提供坚实制度保障。

坚持问题导向

在精准发力整治上下功夫

靶向纠治“四风”。“四风”是作风问题的集中表现,要牢牢把握“实践检验”这一根本标准,将求真务实精神贯穿党建工作全过程。具体来看,一要夯实责任担当,各级党组织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毫不松懈纠治“四风”;二要抓实工作举措,制定可量化、可考核的具体指标,避免形式化、空泛化倾向;三要注重工作成效,建立以群众满意度为核心的评估体系,杜绝形象工程、政绩工程。要以钉钉子精神纠治“四风”,以作风建设新气象赢得人民群众信任拥护。纠治“四风”决不能松懈,更不能止步。当前,“四风”问题往往以隐蔽且复杂的形式呈现出新的动向和表现。对此,我们必须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坚决遏制“四风”问题死灰复燃,确保党风持续向好。

精准剖析根源。要在精准识别、精准剖析、精准施策上下功夫,切实提升作风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查摆问题要“准”。在推进党的作风建设过程中,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主动查摆问题、深挖根源。既要发现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也要找准具体领域的个性问题;既要关注作风问题的外在表现形式,更要深入剖析思想根源,重点关注党员干部是否存在理想信念动摇、价值观偏离等深层次问题,切实做到问题查摆精准全面、根源剖析深刻透彻,为有效解决问题奠定坚实基础。整改施策要“准”。要针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详细研判不同问题的成因、特点及影响范围,对存在问题和风险隐患对症下药,制定更加贴合实际、有的放矢的整改措施,切实提升作风建设质量,让党的优良作风在新时代焕发生机活力。

严厉整治顽疾。作风建设永远没有休止符。推进党的作风建设,必须始终保持“永远在路上”的坚韧执着,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实干精神,重拳整治顽疾,持续擦亮新时代共产党人作风建设这张“金色名片”。要以刀刃向内的勇气、刮骨疗毒的魄力对待作风问题。面对长期积累的沉疴陋习,要秉持破釜沉舟、壮士断腕的决心,以重典治乱的果敢行动,从根本上铲除病灶。对于顶风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行为,必须坚持“零容忍”原则,做到发现一起、严查一起,绝不姑息迁就。要铁腕整治顽瘴痼疾,增强严的定力,保持严的韧劲,践行严的要求,做到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履行监督责任,强化纪律执行,向群众身边腐败和不正之风开刀;坚持党性党风党纪一起抓,以严管严治推动广大党员干部切实养成纪律自觉,做到思想从严、守纪从严、作风从严。

(转载自《内蒙古日报》)


相关推荐

融媒矩阵

抖音

app

微信

微博

快手

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