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夜市来袭 如何让城市“烟火气”点燃“文明味”?

A+ A-
乌海日报 编辑:段继文 2025-07-14 11:15:30

执法人员检查户外烧烤炉排烟情况。

本报记者 段维娜 文/图

滋啦冒油的烤串、麻辣鲜香的小龙虾、冰镇凉爽的啤酒……夏天到了,汇聚各种美食的夜市又火了。夜市里琳琅满目的美食、熙熙攘攘的人群让夜色下的城市充满了人间“烟火气”。但这份“烟火气”的背后,也存在诸如食品安全、油烟噪声、交通秩序、环境卫生等一系列的问题。如何在守住“烟火气”的同时拥有“文明味”?记者近日走进我市各夜市进行了探究。

摆摊成潮流

城市“烟火气”浓郁

当清凉的晚风吹散白日的热浪,逛夜市成为乌海人一天里的消遣时光。烧烤、串串、臭豆腐……人们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边逛、边吃、边聊天,放松着疲惫一天的身心。

随着夜幕降临暑气渐消,我市的各个夜市里迎来了一天的高光时刻:霓虹灯流光溢彩,各个摊位前美食飘香、人头攒动。“晚上6:30以后人会渐渐地多起来,我们一般要忙到晚上12点或者更晚。这种忙碌的感觉很好,能切实感受着人间‘烟火气’。”依林美食市集一烧烤摊的摊主李先生一边翻烤肉串,一边说道。采访中,记者发现,有不少摊主是年轻人,他们把夜市摆摊作为一种副业、一种潮流。

在乌达区步行街夜市,傍晚时分,这里便热闹非凡。市民许靖说:“这个夜市小吃种类丰富,各地特色美食基本上都能在这里找到,价格便宜味道足,是当下的不二之选。”

随着夜生活的全面开启,不少人加入夜场摆摊的行列,带动与之相关的周边产品供销两旺。记者在海勃湾区新天地市场看到,五金土产店内,烧烤炉、木炭等摆摊物品琳琅满目。店主张杰表示,天气转暖后,每天销售量可观。市场大厅内,冷冻食品店、干货店、调料店以及肉菜生鲜摊位前,夜市摊主选购食材络绎不绝。店主徐玉说:“夏天是生意最好的时候,一个夜市带火一条经济带,我在闭店后也会到夜市寻找喜欢的美食。”

多维监管筑防线

护航“烟火”有序升腾

蓬勃发展的夜经济持续升温,让城市“烟火气”愈发浓郁。但与此同时,占道经营等问题也随之而来,为城市交通秩序、环境卫生,带来安全隐患。

为解决这些问题,我市在管理上不断创新。我市商务部门在做好夜市招商引资工作的同时,对夜市消费场景、秩序规范、亮化美化等进行指导,要求夜市经营者强化服务,做好经营秩序、环境卫生、食品业态、消防安全等工作,树立“精品”意识,不断提升运营水平。

我市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不断加强流动摊点管理,督促店主收摊前打扫环境卫生,确保路面整洁;加大对各街路、车站站点、商城、市场门前流动摊点的巡查频率;针对流动摊贩占道堵塞交通问题,进行蹲守式监管,保障城市交通正常有序。7月9日晚7点,海勃湾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的执法人员进行店外经营巡查工作,对室外烧烤摊的油烟噪声、占道经营等问题进行劝导。“我们要求在室外烧烤的商家必须使用含有油烟净化器的炉子,做好油烟管控,同时要求商家晚上10点以后就要劝导消费者进店用餐,控制噪声。”海勃湾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市场中队副中队长解明辉说。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同样行动起来,为守护市民“舌尖上的安全”筑牢防线。近日,海勃湾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深入信达家园夜市,要求摊主提供食材采购凭证,仔细核对肉类的检疫合格证明、蔬菜的农残检测报告等,确保食材来源可追溯,从源头上把控新鲜度与安全性。同时,对夜市摊位使用的电子秤进行突击检查,利用标准砝码逐一校验,杜绝缺斤短两的现象,维护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

创意融合发展

绘就繁华新图景

在规范管理的同时,我市也在积极探索让夜市更好发展的路径。其中,形式创新成为一大亮点,海勃湾区中医医院打造的中医夜市便是生动体现。

周五晚上,海勃湾区中医医院西侧的小广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一场主题为“传承千年智慧 悦享中医夜市”的活动,吸引众多市民参与。

“学习八段锦、体验中医特色技术、品尝各种中药茶饮……这个夜市可真不错!”市民张静说。

海勃湾区中医医院中医夜市设有中医专家义诊区、中医特色疗法体验区、中医产品展示品鉴区、中医美容减肥区、中医健康知识宣教区等,涵盖中医诊疗、保健、养生等方面,为市民带来全方位的中医文化体验。

“通过中医夜市,既向市民展示中医药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以轻松有趣的方式传播中医养生理念,又服务群众,增强群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海勃湾区中医医院院长侯玥说。

当夜幕再次降临,乌海的夜市依旧灯火辉煌,人声鼎沸。这一缕缕升腾的“烟火气”,承载着百姓的生活期盼与城市的经济活力;而浸润其中的“文明味”,则彰显着城市的文明高度与精神品格。两者相互交融,共同勾勒出一幅充满温度与质感的城市生活画卷,为城市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也为新时代文明城市建设提供了鲜活而有力的实践样本。


相关推荐

融媒矩阵

抖音

app

微信

微博

快手

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