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受长护险家庭子女照护老人。
■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力有效
本报记者 张楚研 文/图
稳步实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落实大病保险报销政策、推动医保扩面服务更多人群……医疗保障事关群众健康福祉,我市以百姓的期盼为工作导向,扎实推进落实各项医保政策,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长护险
让更多人“老有所护”
“爸,我给你擦擦脸。”近日,在居民郭志清家,儿女正在为卧床的他擦拭身体、翻身,让他能够舒服一些,身上不要起褥疮。
郭志清今年80岁,2013年因脑梗丧失自理能力,常年卧床。“十多年的时间,我除了上班就是照顾我爸,我妹妹也常年帮着做饭、照顾,一家子的精力都在我爸身上。我们以前没接触过护理,照护起来其实挺吃力的。”郭志清的儿子郭义先说。除了时间精力,老人吃药、购买护理产品也是不小的开支,给家庭造成了不小的负担。
2022年,郭义先到医保部门办理业务时偶然了解到我市推行了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经过了解他父亲符合申请条件,于是他便到医保部门进行了申请。经过专业评估后,老人符合条件,开始享受长护险政策。
“多亏了长护险,我们接受了护理培训,能够在照护我爸的时候更专业也更省力。每个月有840元专项补贴,一年1万多元,能减轻不少负担。”郭义先说。
从郭志清家出来,中国人保财险乌海分公司长护险业务工作人员孙丽玲又赶往申请人家中做初审。“我们先去看看,如果老人符合条件,会由专业的医疗机构做进一步评估,如果不符合条件,我们就直接退回申请,避免资源浪费。”孙丽玲说。经过评估,申请老人基本符合条件,孙丽玲便为其办理接下来的手续,帮助他们尽快通过申请,享受保险待遇。
“一人失能,全家失衡”,道出了无数失能人员家庭所承受的压力。部分失能人员面临养老院不能医、医院不能养、家庭无法护理的困境。长护险被称为社保“第六险”,是为失能人员提供护理服务或资金保障的一项社会保险制度。
近年来,我市大力推进长护险政策落细落实,不断提高失能人员生活质量,减轻失能人员家庭经济负担,为失能人员撑起了“保护伞”。
据了解,我市的长护险重点保障人群为重度失能人员,保险待遇不设起付线,按日定额管理。参保人员在定点医疗机构接受护理服务的日定额为80元,在养老护理服务机构接受护理的日定额为60元,接受协议机构上门护理服务或居家护理服务的日定额为40元,由长护险基金支付日定额的70%。目前,我市累计享受待遇人数为2964人,发放护理费用5848.24万元,人均减轻个人经济负担1.1万元,切实提升了失能人员的生活质量,制度效应明显。
大病保险
兜准兜牢民生底线
除了长护险解决老人照护问题外,我市大病保险则减轻了困难群众和大病患者医疗费用负担。
2024年,我市职工参保居民刘阳查出患有慢性肾病。“住院、治疗的一年时间,我前后花费了27.5万元,这对我们这些工薪家庭来说负担太重了。”刘阳说。
多亏了医保惠民政策,刘阳经过医保报销,自己负担的部分并不算高。他首次基本医疗保险报销了近21.5万元。根据职工大病保险政策,经报销后,政策范围内的费用超过2万元,可进入大病保险报销,在此基础上,刘阳又报销了2.7万余元。最终,他自己负担的部分仅有3万余元。
“27.5万元的看病费用,经过医保报销自己花费了3万多元,我去报销的时候没想到能报销这么多。以前总说看病贵、看病难,亲身经历后发现,医保政策真的是便民惠民的好政策。”刘阳说。
近年来,为进一步减轻困难群众和大病患者医疗费用负担,防范因病致贫返贫,筑牢民生保障底线,我市建立健全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进一步强化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的综合保障作用,实事求是确定困难群众医疗保障待遇标准,确保他们基本医疗有保障、大病保险能落实、医疗救助来兜底,不因罹患重特大疾病影响基本生活。今年上半年,我市职工大病赔付案件共计958笔,累计赔付金额220.92万元;居民大病赔付案件共计373笔,累计赔付金额为57.44万元。
医保扩面
让群众有“医”靠
全民参保是保障市民基本医疗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举措。近年来,我市持续扩大医疗保险覆盖面,推动我市全民参保工作的顺利开展。
机关、企事业单位的职工都会参加职工医保,参保人数基本保持稳定。目前,我市医保扩面的重点人群主要是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低收入人口、各类学生、新生儿及新业态从业人员等群体。
据了解,我市已全面取消城乡居民参保的户籍限制,不再将户口、居住证、暂住证等作为参保缴费的前置条件。本市居住的非从业居民,在校的幼儿园、大中小学校学生(包括职业高中、中专、技校学生),以及新生儿都可以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2025年度,不满18周岁的居民,个人缴费标准为400元/年,年满18周岁的居民,个人缴费标准为460元/年。特困人员、“三民”人员、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由医疗救助基金给予全额资助。低保对象、返贫致贫人口、纳入监测范围的易返贫致贫人口个人缴纳40元,剩余部分由医疗救助基金资助。重度残疾人个人缴纳40元,剩余部分由财政补助资金资助。
“我们在宣传过程中发现一些居民在‘参保’和‘不参保’之间徘徊,觉得自己应该不会生病,省下这些钱还能干别的事情。但谁也不能保证不生病,如果存在侥幸心理而选择不参保,那相当于把生病的医疗负担风险全部留给了自己和家人。居民医保属于国家政策性保险,不管我们年龄多大、健康与否,只要按时参保缴费,都能‘一视同仁’发挥基本保障作用。而且,在参保缴费中,居民医保个人缴费400多元,各级财政补贴达768元。能让参保人享受到住院、门诊、大病、长期护理保险等多重保障,避免因病致贫返贫。”市医保局待遇保障与服务管理科科长梁欢欢说。
据了解,截至今年6月底,我市已提前超额完成自治区下达的41.95万人参保扩面任务,全市医保参保人数为42.1万人(职工22.91万人、城乡居民19.19万人),其中困难人员参保率达100%。
接下来,市医保局将继续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巩固”与“拓展”齐发力,让因病致贫返贫防线更牢;线上与线下齐发力,让医保经办服务体验更优;改革与试点齐发力,让医疗待遇保障能力更强,推动医疗保障事业取得新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