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信筑基 以诚服务

A+ A-
乌海日报 编辑:段继文 2025-07-11 13:37:27

本报记者 陈洋

不断提升征信服务质效、拓宽信用报告查询渠道、营造“守信践诺”氛围……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乌海市分行和我市各金融机构主动担当作为,积极开展业务,提升服务效能,用最强的力度和最实的举措营造良好的诚信氛围和信用生态环境。

践行“征信为民”理念

不断提升征信服务质效

“离家不到10分钟,我就拿到了个人信用报告,没想到小区附近的银行就可以直接查询,真是太方便了。”近日,在中行乌海分行乌达支行,杨女士拿着刚打印出来的个人信用报告高兴地说。

信用报告自助查询机是一种方便、简单、实用的人机交互设备。以往,市民想要查询自己的信用报告,需要持本人有效二代身份证原件在排队领号后到柜台办理。自助查询机上线后,不仅缓解了柜台人工查询的压力,也提升了用信人获取信用报告的便捷性。

中国人民银行乌海市分行以保障信息安全为前提,持续强化内部管理和履职能力建设,健全监管体制机制,优化征信服务质量,着力将各类征信服务做实、做深、做优,并加大辖内金融机构代理查询网点建设,通过“报、网、微、端、屏”多平台宣传信用报告查询渠道,满足个人和企业“就近办”“方便办”需求。截至目前,辖内已设置金融机构代理查询网点6个,其中3个网点可实现“个人+企业”查询,实现三区全覆盖。

中国人民银行乌海市分行在征信服务窗口设置征信异议、投诉受理专柜,设立“征信修复”违规线索举报热线和举报窗口,大力维护信息主体合法权益。同时,联合公安、市场监管、发改等部门,开展“征信修复”乱象治理行动,对注册名称、经营范围含有“征信”“信用评级”等字样的企业进行动态监测,对使用“征信修复”“征信洗白”“征信铲单”等名义开展牟利活动的行为进行全面排查,净化征信市场环境。

以“一系统两平台”为抓手

为中小微企业融资增信赋能

“由于我们可抵押物少,能得到的贷款往往难以满足冬储原材料资金的需求。幸好上次座谈会上听到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动产质押的介绍,我们向银行申请了2000万元黄河水权质押贷款,及时弥补资金缺口。”我市某玻璃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说。

近年来,为助力中小微企业融资,中国人民银行乌海市分行先后设立了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及全国中小微企业资金流信用信息共享平台,推广动产融资业务,多次深入金融机构和企业实地调研、座谈交流,引导金融机构依托“动产融资统一登记公示系统”创新动产融资模式,积极探索将生产设备、知识产权、水权等纳入抵质押物范围,盘活企业动产资源。2024年联合政府部门制定内蒙古自治区首个水权质押融资政策,为企业提供全新融资渠道。

中征应收账款融资服务平台依托互联网,为应收账款融资交易各方搭建信息合作桥梁。业务模式多样,如基于债务人系统直连的业务,债权人授权债务人提交历史数据,资金方填写授信信息经债务人同意后生效。企业可通过平台将应收账款转化为现金流,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截至今年4月底,我市中征应收平台累计融资149笔,金额150.01亿元,有效助力中小微企业融资。

营造“守信践诺”氛围

推动征信文化入脑入心

“大家要记住个人信用很重要,这是查询个人信用报告的方式。”在农行乌海分行宣传点,工作人员正在为市民讲解个人信用相关知识,并提示大家警惕“征信修复”陷阱,保护好个人信息。

“这次活动特别好,个人信用相当于‘经济身份证’,原来我都不知道个人信用的重要性,通过此次活动了解了许多信用知识,很实用。”市民陈凤荣说。

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乌海市分行立足征信管理职能,坚持多渠道、多方位构建诚实守信、珍惜信用的宣传氛围,采取“线下+线上”双线驱动方式,努力增强社会公众的信用意识和维权意识。利用“信用记录关爱日”“诚信主题宣传日”“诚信建设万里行”“信用宣传月”等活动,每年开展专项宣传活动20余场(次);大力推动征信知识进社区、进商圈、进企业、进公园等活动,不断拓宽征信宣传的广度和深度;立足辖内金融机构网点,设立信用宣传“知识角”,建立“诚信教育基地”,提高个人及企业对信用记录的重视;利用乌海市融媒体中心“政风行风热线”栏目、微信视频号、抖音短视频、美篇等平台,线上宣传珍爱信用记录、维护合法征信权益等内容,解答群众关心的问题,普及征信知识,增强信用意识,着力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


相关推荐

融媒矩阵

抖音

app

微信

微博

快手

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