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盲盒
三叶虫砚台
三叶虫印章
创意酒架
丝巾
黄河儿女帆布袋
艾草锤
本报记者 张靖爽 文/图
7月7日,在当代中国书法艺术馆,来自上海的游客李娜对货架上的“三线盲盒”爱不释手。拆开盒子的瞬间,泛黄的粮票、印着“为人民服务”的搪瓷缸和一枚小小的子弹壳饰品展现在眼前,她兴奋地举起这些“老物件”向同行伙伴展示:“这些东西我在博物馆里见过,但它们被做成了能带走的文创产品,就觉得一下子拉近了我与乌海这座城市的距离。”
从承载红色记忆的搪瓷制品到融入黄河文化的创意手作,从散发着田野芬芳的农产品礼盒到蕴含地质密码的化石文创,乌海“北方海南·游礼”城市文创品牌正以多元姿态,讲述着这座城市的过去与现在。这些兼具“好看、好拿、好卖、好吃、好玩”特质的文创产品,不仅成为游客手中的最佳伴手礼,更让乌海的文化基因在创新表达中不断延续。
红色情怀:
唤起岁月记忆
在乌海的红色文创谱系中,“三线记忆”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三线建设的号角吹响,内蒙古“小三线”军工系统也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深刻的时代印记。如今,这些历史记忆通过文创产品得以重现。在“红色情怀”系列展区前,65式军服整齐陈列,红五星帽徽在灯光下格外鲜亮。
“我记得爷爷当年参军就是穿着这样的服装,看到这身服装就像看到了年轻时的他。”市民张建军买了一顶帽子,打算作为生日礼物送给爷爷。
陈列架上,军工水壶的复刻版成了年轻人的新宠。“背着它去沙漠里徒步,既有复古范儿,又能感受到军人的铁骨铮铮。”来乌海旅游的大学生刘阳说,他特意买了两个,一个自用,一个送给退伍的父亲。
该系列中最具话题性的当属“夺冠第一枪系列酒”。中国第一块奥运金牌获得者许海峰的训练用枪就是内蒙古乌海“小三线”制造的,这种酒正是为了那一重要的历史时刻而打造。“当年我们守在黑白电视机前看直播,许海峰枪响的那一刻,人们的欢呼声差点掀翻屋顶。”曾在“六五四”生活的老人赵玉珍回忆道。这款酒不仅是对奥运荣耀的致敬,更承载着乌海军工文化的骄傲。“酒的品质好,故事更好。”来自银川的游客吴剑锋说。
在“拉布布”盲盒火爆的当下,盲盒经济的热潮也席卷了乌海文创。“三线盲盒”打开后可能收获粮票、邮票、老式玩具等惊喜。“我集齐了整套粮票,每张背后都印着乌海的老照片,太有收藏价值了。”大学生王萌是盲盒爱好者,她说班里很多同学都喜欢购买盲盒,她每次返校都会给同学带些乌海盲盒。
从弹药箱抽纸盒到老式手电筒,从二八大杠自行车模型到煤油灯钥匙链,红色情怀系列就像一部立体的城市编年史,让游客在触摸中读懂乌海。
金色摇篮:
黄河文化的创意表达
黄河穿城而过,为乌海留下了深厚的文化积淀。金色摇篮系列以黄河为灵感源泉,将母亲河的馈赠转化为可带走的文化产品。
在海南区黄河西行客栈的“黄河石彩绘工作室”里,结合鲁婷黄河系列作品设计的丝巾备受追捧。丝巾上,奔腾的黄河水化作流动的线条,岸边的风景栩栩如生。“这条丝巾把乌海的自然景观都融进去了,而且创作得很有意境,系上就像戴着一幅画。”游客周林说,她一次性买了6条。
不仅如此,环保理念还融入了金色摇篮系列。黄河儿女帆布袋采用粗棉麻布制作,袋身印着“海南文旅”字样和多彩的黄河景象图。“限塑令实施后,这种有文化内涵的帆布袋成了我的出行必备品。”在菜市场买菜的市民马阿姨不论走到哪都喜欢收集布袋子,“布袋子大多印有各式图案和字样,不仅像一本接地气的旅行日记,更是环保低碳。”马阿姨说。
雀儿沟小米、西行客栈玉米碴等农产品也在文创赋能下焕发新生。从黄河文化鼠标垫到玉米茶包,从创意丝巾到家居抱枕,金色摇篮系列将乌海的农耕文化、生态智慧娓娓道来。
绿色生态:
大漠绿洲的自然馈赠
绿色生态系列以乌海的动植物、农产品为素材,展现这座城市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
羊肉被誉为“肉中人参”,绿色生态系列推出的精品羊肉礼盒搭配山羊公仔,既实用又有趣。“按照卖家教的烹饪方法我们做了手抓羊肉,全家人都夸好吃。”来乌海出差的广西人王强说,他每次来乌海都会带些羊肉回家,感觉吃多少也吃不够。
乌海葡萄是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产品,绿色生态系列围绕葡萄开发了针织挂件、葡萄酒具等产品。天下乐油桃是乌海的另一张“水果名片”,其形象还做成了卡片、冰箱贴等方便携带的文创产品。
无论是“巴悦八白对虾+树脂标本”,还是“蒙蛋土鸡蛋+鸡蛋造型抱枕”,绿色生态系列让游客把乌海的甘甜与健康带回家,也让更多人了解到这座沙漠城市的生态奇迹。
紫色浪漫:
葡萄酒文化的诗意呈现
乌海的葡萄酒文化在紫色浪漫系列中得到极致展现。创意酒架巧妙利用平衡原理,让红酒瓶无须固定就能稳稳卡在洞口,正反皆可放置,仿佛悬浮在空中。“这个设计太巧妙了,放在家里既是酒架又是装饰品。”在乌海举办婚礼的新人王浩和李琳,给每位来宾都送了一个酒架,“寓意我们的爱情像这酒架一样,找到完美的平衡。”王浩说。
旅行便携酒杯解决了爱酒人士的出行难题。酒杯可折叠收纳在皮质酒袋里,杯身上印着“北方海南”字样。“带着它去沙漠露营,在星空下喝着乌海葡萄酒,太有仪式感了。”户外旅行者曹东升说,如今这套酒杯成了他的旅行搭子,走哪都要带着。
黑领结红酒杯则走精致路线,红黑配色,尽显高级。“专业的酒杯确实不一样,能喝出葡萄酒更丰富的层次。”在阳光田宇酒庄,来自北京的游客郑芳对这款酒杯赞不绝口。
除了酒具,紫色浪漫系列还有红酒定制木盒、手提袋、抽真空酒塞和创意酒塞等配套产品,既实用又有纪念意义。
阳光田宇沙海系列、赤霞珠系列、海格系列、媚丽系列、187系列葡萄酒,搭配专属文创包装,成了海南区对外交流的“形象大使”。
多元系列:
非遗与现代科技的巧妙结合
黑色风雅系列展现了乌海的地质特点与文化底蕴。用三叶虫化石制成的印章、砚台,既有科学价值又有艺术气息。“用这款印章在纸上盖一下,就像把两亿年前的历史印在了纸上面。”来乌海研学的中学生们围着展柜惊叹不已,他们的老师说:“这种文创产品让研学课变得生动有趣。”
非遗系列是乌海传统技艺的生动呈现。当葫芦烙画、糖人、剪纸等非遗技艺融入现代设计,制成摆件、装饰画等产品,无疑是文创售卖区域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游客孙茜看到后说:“以前觉得非遗离我们很远,这些文创让非遗走进生活,葫芦烙画、剪纸都非常精美,希望这些技艺一直传承下去。”
歌颂系列、耕耘系列、科技系列、怡家系列则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不同角度展现乌海的发展与创新。歌颂系列以红色为底色,以水波纹玻璃画、立体构成纸艺摆件等艺术形式讲述红色故事,并用解放牌卡车摆件等红色主题文创,唤起人们对信仰的敬意。耕耘系列文创把乌海田园风光与传统农耕文化融入了产品之中,有草药香包散发着自然芬芳,有果蔬玩偶以可爱造型呈现田园物产,有五谷丰登冰箱贴定格丰收喜悦,有竹编工艺品和丰收粮仓摆件尽显传统手工艺魅力,更有二十四节气明信片、手工纸建筑模型、农具摆件等串联起农耕岁月。
科技系列文创则紧跟时代步伐,让科技产品也有了乌海的文化“温度”。其中,有用新颖形式展现时间之美的自动翻页时钟,有融入乌海元素的U盘、移动硬盘、充电宝、数据线等实用数码产品;有兼具实用与创意的暖手宝、移动端宣传背景。怡家系列文创有拉杆箱、双肩包和帆布包等,聚焦日常家居生活,并把乌海元素融入生活场景。此外,还有午睡眼罩、团扇、遮阳伞等具有乌海特色元素的家居用品。而系列里的特色陶瓷餐具、靠枕、居家拖鞋,也将独属于乌海的美学渗透进衣食住行。
“没想到乌海的文创产品这么潮!这个自动翻页时钟放在桌上超有格调,带乌海元素的U盘,实用又能当纪念品,科技感和文化感都拿捏住了!”看着眼前琳琅满目的乌海文创产品,年轻游客董洪涛兴奋地说,“乌海的文创产品,从耕耘的田园诗意,到科技的潮流实用,再到怡家的生活美学,全方位地展现着乌海的城市魅力。它们是文化的载体,更是情感的纽带,让我们这些外地游客可以真正把乌海的美好‘带得走、用得着、记得住’。”
乌海这座城市的文创之旅,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