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西街道: 打造智慧化完整社区 绘就民生幸福新画卷

A+ A-
乌海日报 编辑:段继文 2025-07-09 12:48:54

本报记者 毕晓敏

社区虽小,却连着千家万户,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普惠的公共服务,满足美好生活需求,是“关键小事”,更是“民生大事”。作为自治区级完整社区建设试点,海勃湾区新华西街道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凭借“智慧化完整社区”建设的创新实践,让老旧社区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基层治理的典范。

试点先行

筑牢社区服务根基

新华西街道新华社区配套设施齐全,周边便民服务设施完善,拥有幼儿园、居家养老服务站、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零工市场、口袋公园以及大型酒店和超市等。

基于此,街道规划打造智慧化完整社区,集中布局、综合配建各类基本公共服务设施,与一刻钟社区生活圈相衔接,为居民提供一站式、更加完善的公共服务。

服务推进

社区环境蝶变焕新

依托老旧小区改造项目,新华西街道参照智慧社区建设规范标准,积极争取项目资金。2023年,街道对站南东小区、站南小区、酿造厂老旧小区进行了全面改造升级,更换管网、硬化道路、增设停车位、粉刷外墙、新增绿化、增设垃圾分类设施、安装充电桩等;同时,将健康理疗馆的服务融入新华社区养老服务中心,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各类“智能化”优质服务。

此外,街道还对通信弱电线路进行改造,扩充智能门禁、智能充电桩等设施,构建起集便民服务、矛盾调解、文化娱乐、创业就业培训等服务于一体的社区综合服务平台。

智慧赋能

全面提升服务效能

在基层治理创新中,新华社区积极探索“智慧+”模式,引入搭载AI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的机器人“小新”,它能以通俗化语言解答居民政策咨询,模拟社区办事流程,未来还可以整合政务、民生等数据,为居民推送定制化健康服务,实现服务从“人找资源”到“资源找人”的转变。

“筑梦工坊”是新华社区在海勃湾区南部零工市场内打造的“梦想”平台,通过手工制作、工坊售卖、志愿者配送的方式,带动7名残疾人实现家门口就业。社区还为不同年龄段和人群打造了“不一样”的活动室,如“童心屋”“阅读室”“录音棚”“舞蹈室”“棋牌室”等,更有“墨香邻里”书法活动室等特色活动室,丰富了居民生活,搭建起丰富多彩的“大舞台”。

新华西街道将持续完善服务功能,扩大服务覆盖面,让更多群众享受到“家门口的幸福”,让社区成为居民情感的归宿、幸福的港湾。


相关推荐

融媒矩阵

抖音

app

微信

微博

快手

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