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丽阳
今年,乌达区各级党组织着眼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深入推进基层党建“五抓五促”行动,引导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发挥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持续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基层党建服务更加主动有效,党在各领域的执政基础更加坚实牢靠,有力推动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基层基础更加牢固
乌达区以增强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为目标,组织基层党组织对标10星标准创建坚强堡垒“模范”支部,推动全区200余个党组织在服务中心、保障大局中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各级党组织书记带头攻坚,紧盯堵点、难点,带头领办“助企启航”“打造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友好场景”等“书记项目”307个,80余个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和2000余名在职党员依托“双报到双服务双报告”“流动办公桌”等有效载体,密切联系群众,组建暖心服务小分队30余支,开展志愿服务5300余次,解决渗水井堵塞等民生实事3000余件。基层干部创新实施“我在社区有点田”“小区里的老年大学”“积分兑换进网格”“巷道提质焕新”等党建项目40余个,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
同时,乌达区按照“民主推荐—村、社区审核”“村、社区推选—镇、街道研判”“镇、街道上报—全面资格联审”的“三上三下”流程,动态储备后备力量259名,依托“书记工作坊”“社工学院”等有效载体开展实操培训12期,社区工作者后备军能力素质不断提升。
基层治理效能不断提升
乌达区全领域开展党组织书记“赛品牌、拼实绩、促服务”活动,通过现场看、书记讲、当面评的形式,打造“红瓦房院落”“医心为民”等50余个党建品牌,推动基层治理效能不断提升。
在农区,泽园新村党委坚持“资金变股金、村民变股民”发展理念,按照“合作社+基地+农户+订单”模式,统筹谋划集体经济项目3类8个,63名党员带动1329名村民集资186万元实施集体经济项目,入股村民数量和入股金额分别较去年同比增长118%、72%,连续两年举办集体经济分红大会,累计分红180余万元,集体经济促共富成效初步显现。
在城区,乌达区新建96个楼栋党小组,选拔264名党员中心户依托“物网融合”载体,推动公安、综合执法等8个部门人员力量下沉网格,4家物业服务企业管理人员与社区“两委”“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引导1000余名党员中心户、楼栋(单元)长参与议事决策等公共事务,构建多格合一、多元参与治理格局。
在新兴领域,乌达区按照“新建党组织打基础、一般党组织上台阶、先进党组织提质效”思路,组织开展“三分类三升级”活动,组建先进、新建党组织帮带对子10对,择优选派52名党建指导员全覆盖联系新兴领域党组织,延伸推出“轮值主题党日”、新兴领域党组织书记“赛品牌、比成绩、拼担当”等活动,引导新兴领域党组织互查、互学、互比、互促,总结“温暖宜人”“服务先锋”等优秀典型案例7个,打造典型示范样板3个。
探索实践开辟新路径
乌达区不断探索党建工作新路径,加强体制建设、健全组织体系、夯实工作力量、积极发挥作用,推动党建与各项工作同频共振、互融互促,实现以党建引领保障各项业务高质量发展。
乌达区全力推进美好社区建设,明确生活服务、物业服务、养老育幼等6个发展方向,按照“社区主动引领、企业自主运营、多方合作共享”模式,实施养老综合体、领航物业兜底服务、裁缝小铺、社区团购等14个“民生工程”项目,累计引入近30万元社会资本助力社区发展,为群众提供家门口的就业岗位20余个,有效推动经济链、服务链、民生链在城市末梢“神经元”中有机融合,形成“企业得市场、社区得发展、群众得实惠”的多赢局面。
同时,乌达区探索建立“吹哨报到”指挥平台,将需要职能部门配合处理的事情细化为应急类、先锋类、民生类、平安类4种类型,划分为紧急、重点、常规3个等级,按照“街道吹哨—部门响应—制定方案—规范处置—评价反馈”流程予以办理;针对“乱吹哨”“超期办”“满意率低”等9项内容开展全程监督,建立办不成事约谈机制,有效压实工作责任。机制试运行以来,累计化解19件信访代办事项,群众满意率达100%。
此外,乌达区接续开展“谈变迁、话进步”感动乌达故事汇活动,采取“群众讲给群众听”“身边人讲身边事”等形式挖掘矿区文化、发展变迁等6类150余个乌达故事,形成《暖冬之歌》《稻田里的中国梦》《贺大姐的故事》等16个文艺作品,线上定制“艾奋进”“哒哒”AI主播形象,在“乌达发布”平台开辟“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专栏,线下打造固定宣讲点位22个,搭建“文明集市”“喜邻BA”等载体,开展融入式、分享式宣讲600余次,参与人数累计达4万余人次,“六句话的事实和道理”更加深入人心。
乌达区将深入推进基层党建质量提升行动,聚焦难点破瓶颈、补短板、求实效,奋力谱写以高质量党建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