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日报
编辑:段继文
2025-05-28 10:36:56
本报记者 刘春霞 文/图
【编者按】 今年以来,“五区一河”治理正绘就城市发展的崭新蓝图,而美丽农区建设则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从农区大街小巷的环境整治,到清洁取暖改造为冬日带来温暖,从农区饮水品质的持续提升,到耕地保护与控药控肥守护“舌尖安全”,再到农业节水增效与高标准农田建设,每一项工作都与农区居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本版推出“统筹‘五区一河’治理之打造美丽农区系列报道”,深入挖掘建设过程中的典型经验、感人故事与突出成效,全方位、多层次地呈现美丽农区建设的生动实践,为推动我市乡村全面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凝聚智慧与力量。
五月的乌海,阳光和煦。在海勃湾区千里山镇王元地村的玉米田里,嫩绿的玉米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覆盖其上的全生物降解地膜泛着柔和的光泽,与生机勃勃的田野构成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种植大户魏开明穿梭在田垄间,脸上洋溢着喜悦:“这是第三年使用全生物降解地膜了,你看这土地多干净。使用全生物降解地膜,不仅缩减了备耕成本,还避免了环境污染,真是一举两得。”
政策引领+创新实践 破解地膜污染难题
地膜曾被誉为农业生产的“白色革命”,在我市已有30余年的推广应用历史。它对于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抑制杂草生长、提高农作物产量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传统的PE(聚乙烯)材质地膜完成使命后,却成了农田生态的沉重负担:残留在土壤中的地膜碎片破坏土壤结构,阻碍作物根系生长;缠绕农用机械影响农事作业;混入秸秆被牛羊误食会导致牲畜健康问题;散落在田间地头的地膜更是严重污染农区环境。
为解决这一难题,我市以政策为先导,构建起全方位的治理体系。2023年11月,《内蒙古自治区农用薄膜污染防治条例》施行后,我市迅速行动,先后制定印发《乌海市农产品产地环境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乌海市2024—2025年地膜科学使用回收工作实施方案》《乌海市地膜清底行动工作推进方案》,明确提出残膜清底、全生物降解地膜示范推广、秸秆深翻粉碎还田等9项具体举措,为治理工作提供了清晰的“路线图”。同时,严格落实自治区地膜回收目标任务,将地膜回收率从2021年的81%逐年提升至2025年的85%,秸秆综合利用率同步从86%提高到90%。目前,我市预计可实现2025年地膜回收率目标,已提前达到秸秆综合利用率目标,其中秸秆以饲料化利用为主,经过腹还田实现肥料化,达成资源的高效循环利用。
在政策的推动下,全生物降解地膜推广工作稳步推进。王元地村党支部书记吴蒙生说:“今年,村里有600多亩土地使用了可降解地膜,使用后保温保墒效果明显,非常有利于农作物生长。经过前两年的尝试,村民们对可降解地膜的认可度越来越高,申请使用的积极性很高,大家都切实感受到了它对土壤和环境的益处。”
据了解,2023年开始,海勃湾区持续加大全生物降解地膜推广力度,当年发放的全生物降解地膜覆盖面积达1910亩;今年已发放全生物降解地膜2420卷,预计可实现覆膜面积4840亩。“这三年间,推广规模不断扩大,越来越多农户开始认可和使用全生物降解地膜。同时,为确保地膜回收工作到位,我们组织社会化服务组织、村集体经济组织以及地膜使用经营主体,采用‘机械回收+人工捡拾’相结合的方式,对铺设过传统地膜的农田进行全面清理,最大程度减少地膜残留。”海勃湾区农牧水务局副局长吴长江说。
产业支撑+政企联动 激活绿色发展动能
全生物降解地膜的推广,带动了可降解材料产业发展。沿着“煤—电—石灰石—电石—BDO—生物降解塑料—生物降解聚酯产品”完整产业链,内蒙古金科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BDO为基础,专注PBAT改性材料等高分子材料研发,成功生产出全生物降解地膜。“这种地膜能够在一定时间内自然降解,从源头上解决了传统地膜的污染问题。”公司实验室主任郑文强介绍,通过与清华大学共建研究院和重点实验室,并建成中试、小试基地。2025年,公司生产的近300吨全生物降解地膜不仅满足本地需求,还销往巴彦淖尔、赤峰等地。
4月中下旬,内蒙古金科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走进乌达区乌兰淖尔镇,为泽园新村和富民社区的种植户免费发放全生物降解地膜。这些地膜由乌达区人民政府出资购买,旨在通过政策引导,提高农户的环保意识,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富民社区种植户赵恩堂开心地说:“今年是我第三年使用这种地膜,保温保湿效果好,降解快,对土地污染也小,省时省力又省心。今年家里打算种20亩玉米,一听说发地膜,我赶紧就过来领了。”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我市出台《乌海市促进可降解材料产业发展条例》,在全市推行可降解农用地膜替代工程,严格落实循环经济促进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以及塑料污染治理等相关法规,鼓励和引导可降解材料制品的使用,积极营造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氛围。
如今,随着全生物降解地膜的广泛推广,我市农田中的“白色污染”大幅减少,土壤环境显著改善,为农作物生长创造了良好条件,也为农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从政策引领到产业支撑,从政府推动到企业发力、农户受益,我市正以全生物降解地膜为突破口,走出一条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绿色发展之路,让希望的田野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乌海日报社 | 2025-05-14 11:04:52
乌海日报社 | 2025-04-29 09:41:50
乌海日报社 | 2025-04-29 09:38:45
乌海日报社 | 2025-04-27 09:2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