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车厢载温情 创意集市“燃”动社区新活力

A+ A-
乌海日报 编辑:段继文 2025-05-20 09:26:20

■记者走基层

暮色四合,华灯初上。走进海勃湾区海北大集市,数十辆私家车整齐排列,敞开的后备箱内暖光摇曳,手作工艺品在晚风中轻晃,咖啡香气与孩童的笑声交织升腾。这场由海勃湾区海北街道狮城社区主办的“烟火海北·创意生活”后备箱创意集市自4月18日开市以来,已稳定运行一月有余,为周边居民提供了夜间休闲新选择。

方寸舞台:流动的商业 凝固的匠心

传统市集的固定摊位被流动的车厢取代,每一辆私家车的后备箱都成为摊主个性表达的窗口。手工艺人用干花、布艺和串灯装点出森系角落,文创爱好者将漆器、皮雕与现代设计相融合,网红零食摊主用荧光灯牌勾勒出赛博朋克风格的视觉符号。琳琅满目的商品中,既有钩织玩偶、植物微景观等手作精品,也有现磨咖啡、手工冰粉等美食体验,更有乌海特色文创产品的集中亮相。

“街道给我们统一规划了场地,邀请我们过来摆摊,大家聚在一块儿特别热闹,人流量也不少,我们也有了渠道展示自己的兴趣和手艺,感觉特别好。”经营着手工鸡尾酒的摊主王喧博一面忙着调酒一面说。这些由辖区居民、创业青年组成的摊主群体,将后备箱变成了低成本创业试验田。

多维体验:从交易市场到生活剧场

市集的魅力不止于购物。舞台区内,古筝的典雅旋律与流行乐队的电子音浪交替响起,传统与现代在此碰撞;美食摊位前,现烤牛肉干的香气引来人流,居民们端着冰粉驻足观看表演;亲子家庭流连于面部彩绘摊点,孩子的脸颊绽放出蝴蝶与星月的图案。这种“逛吃赏玩”一体化的场景设计,让市集超越了传统消费空间的功能边界。

“以前下班后只能去商场,现在家门口就能放松逛街。”带着孩子体验手工制作的市民邢欣感慨。对于周边社区居民而言,市集不仅提供了便捷的消费选择,更成为夜间休闲社交的新据点。退休教师李秀芳的钩织摊位前常围坐着学习针法的年轻人,烘焙爱好者陈宇的蛋糕展台成了美食交流站,原本陌生的邻居因市集产生交集,社区关系的重构在谈笑间悄然发生。

治理新章:闲置场地变身社区纽带

这场充满烟火气的市集背后,是基层治理的智慧创新。海北街道通过盘活闲置场地,将原本零散的边角空间转化为社区公共会客厅。“我们既要满足居民生活需求,也要为创业者提供平台。”海北街道狮城社区党委书记娜仁表示,集市特意规划了儿童游乐区、休闲座椅区,使不同年龄段的居民都能找到归属感。

自4月18日开市以来,社区充分听取民情民意,将集市开放时间从原本的周末举办调整为每日常态化举办。对于摊主而言,固定时段与地点降低了经营的不确定性;对居民来说,可预期性的活动安排增强了社区生活仪式感。这种可持续的运营思路,让集市摆脱了“一次性活动”的局限,真正融入城市夜经济生态。

(折晓晖)


相关推荐

融媒矩阵

抖音

app

微信

微博

快手

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