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小护”也有“文艺范”

A+ A-
乌海日报 编辑:段继文 2025-05-13 10:22:48

董畅画中的同事。

刘媛媛参加演出彩排。

胡晓伏案习字,工笔入魂。

说起护士,您一定能想到他们在工作岗位上忙碌的样子:扎针换药时专注的眼神,安抚患者时温柔的声音,抢救病人时精准专业的操作……他们和医生一样,都是生命的守护者,用专业与爱心为人们筑起健康的防线。

脱下护士服后,他们的精神生活也多姿多彩。在这中间,有人是“旅行达人”,用脚步丈量世界。相机里收藏的无边美景,常常成为他们与患者分享的温暖故事;有人是“文艺能手”,优美的舞姿和动听的歌声,不仅丰富了自己的生活,更为同事们带来欢乐;有人是“生活记录者”,深夜值班时写下的护理日记饱含真情,闲暇时创作的素描生动传神;还有人热爱运动,球场上矫健的身影展现着活力与激情。正是这些对生活的热爱,让他们在工作中始终保持最佳状态。他们是我们最熟悉的“白衣天使”,更是生活中闪闪发光的追梦人。

今年5月12日是第114个国际护士节,记者走近这些可爱的人,带您了解他们工作之外同样精彩的生活。

董畅:画纸上的诊室

阳光漫过口腔医院的落地玻璃,白大褂口袋里揣着速写本的董畅快步穿过候诊区,耳畔金属器械的轻响与画纸的沙沙声奇妙地共鸣。这位24岁的口腔护士总能在诊疗椅的升降间捕捉灵感——患者紧张时攥紧的衣角、小朋友治疗成功后绽开的酒窝,甚至是同事调整无影灯时绷紧的肩线,都会成为她深夜画室里的主角。5年护理生涯,她用数万张作品刻画出独特的职业图谱,让冰冷的牙科诊室也充满着温暖的艺术气息。

董畅的速写本里藏着另一个“医院”。翻开洁白的纸页,便会看见初春的晨雾中,诊室落地窗外摇晃的柳树枝;盛夏暴雨前,患者举着冰袋敷脸的滑稽侧影;甚至深冬某日,器械盘里散落的棉球都成了她笔下的“雪人兵团”。

“口腔治疗往往令人紧张,我想把那些被忽略的温柔瞬间变成治愈的药方。”董畅笑着告诉记者,去年儿童节,她遇见一个攥着恐龙玩偶的男孩。当高速手机钻头响起时,孩子突然抓住她的护士帽:“姐姐,我的腕龙能不能看着你工作?”那天诊疗台上多了位“恐龙监工”,董畅悄悄将这一幕画成漫画。如今这幅《牙科诊所的侏罗纪时光》贴在儿童诊区,翼龙叼着牙镜、霸王龙举着吸唾管,让每个小患者进门先笑出声。

在四手操作台前,董畅的双手精准如钟表,而午夜画架前的她却偏爱画笔的肆意。丙烯颜料堆砌的晚霞、炭笔勾勒的雨痕、工笔细描的玉兰,无一不是她的精神避难所。

“有一次,我遇到了一位情绪激动的患者,指责我调拌的藻酸盐印模材太凉,治疗完成后我便冲进更衣室拿出速写本开始画画,可当我醒过神儿来才发现速写本上已无意识画满了漩涡状的线条。”董畅说,“那天回家后我又铺开两米宣纸,用板刷蘸墨泼出翻滚的乌云。”说话间,她翻开手机相册,亮出那幅《破晓》的画作,并回忆道,“当画出穿透云层的那道金光时,我就突然理解那位患者只是被牙痛折磨得失控。”

在董畅的护理车里还有一个秘密:无菌纱布下压着迷你颜料盒,光固化灯旁躺着勾线笔。她把种植牙手术画成太空船对接,将根管治疗变成地下城探险。这些脑洞大开的作品被制成简易的漫画书,候诊区的孩子们常常看着漫画追问:“今天能遇到画里穿星空护士服的姐姐吗?”

护士节前夕,她还画了幅《口腔天使图鉴》以展示同事的风采。水彩画中的同事在无影灯下化作发光体,树脂材料在笔下变成琥珀色的蜂蜜,而某个深夜加班场景里,月光正把抛光用的弯机头镀成银河旋臂。“原来我们的日常这么浪漫。”同事张暄博看着有趣的画面,感叹道,“董畅的眼睛就像三棱镜,总能把我们平凡的日常折射成绚丽的彩虹。”

时下,初夏的风吹动诊室窗帘,令董畅突然想起今早速写的新素材:消毒供应室的老张师傅擦拭器械时哼着草原小调,明亮的眼睛里布满光。这个把护理车变成移动画箱的姑娘始终相信,真正的治愈从不仅限于解除病痛,更要用艺术的微光,照亮那些被焦虑笼罩的角落。

洁白的护士服与多彩的颜料交织,血压计与画笔相互碰撞,让南丁格尔的灯盏足以在医院焕发出治愈牙齿与人心的光谱。 (张靖爽)

张丽娜:带着生活中的爱去工作

张丽娜,海勃湾区中医医院康复科的一名护士。见到张丽娜时,她正在给患者测量血压,“阿姨,您要注意休息,血压稍微有些高。”在医院的康复科,张丽娜就是守护患者的白衣天使;而在生活中,她依然有自己的热爱。

身为一位6岁孩子的母亲,张丽娜在生活中基本是围绕着孩子转。她说:“工作之余,我就带孩子出去走走,不管是小区里,还是公园里,只要能在外面,就比待在家里好,又能运动,又能接触大自然,对孩子成长很重要的。”

闲暇时光,张丽娜也喜欢和朋友相约出行。“我们几个家庭经常约着一起吃饭、露营,大家在一起特别开心。像‘五一’假期的时候,我们就去了乌海湖周边,孩子们玩得可高兴了。”孩子们在湖边嬉戏玩耍,大人们则在一旁聊着天,这份惬意让张丽娜享受着假期的放松。

与张丽娜谈到自己的热爱时,她说:“自己一个人的时候,最想去的就是书店,因为护士这个职业经常让人精神紧张,而沉浸在书籍中,会让人慢慢变得平静。我有时候也会跟同学一起去,我们能一起选书,还能探讨一下孩子的教育问题。”

平时,张丽娜还钟情骑自行车。“运动方面,我选择骑自行车,经常在乌海湖一号码头那里骑上一大圈,感觉特别好。运动,会让我暂时忘却工作和生活中的烦恼。”

尽管护士的工作繁琐,责任重,但张丽娜始终保持着积极乐观的心态。这背后,离不开丈夫的理解与支持。她说:“我爱人特别理解我的工作,我忙的时候,家里都靠他。也正是因为他的支持和付出,才能让我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工作中。有时候工作中遇到一些挫折,但一想到爱人和孩子,我就动力十足。”

如何平衡好工作与生活,或许是每个人都面临的问题。但对于张丽娜而言,她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多面体,应对着不同的生活。在未来的日子里,相信她会继续带着这份乐观与坚韧,在平凡的岗位上绽放璀璨的光芒。 (张文杰)

范志国:多彩人生 全能绽放

“我并不是小姐姐,但你们也可以叫我‘美小护’,因为护士这份职业确实是很美好的。”在乌海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内,男护士范志国笑着说。

重症医学科被称为与死神较量的最后一道关口,作为一位男护士,范志国在护理岗位上也有他独特的“优势”:紧急抢救、搬运患者时他的力气更大;熬夜加班时,他的体能也更好,除此之外,他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沉稳却不失幽默的性格也让他的亲和力不输于“护士小姐姐”,面对患者的痛苦与不安,他总能耐心倾听,用幽默的话语和真诚的关怀缓解他们的焦虑,成为患者信赖的“贴心人”。

脱下护士服,换上运动装,范志国瞬间变身活力四射的运动爱好者。篮球场上,他身姿矫健,灵活地运球、精准地投篮,尽情挥洒汗水。每一次奔跑、每一次跳跃,都是他释放压力、挑战自我的方式。台球桌前,他又展现出截然不同的沉稳气质,手握球杆,目光专注,精准计算每一次击球的角度和力度。他说:“台球运动不仅锻炼了我的思维能力,同时在静谧的氛围中获得心灵的宁静。”

除了运动,唱歌是他另一大爱好。闲暇时光,他喜欢沉浸在音乐的世界里,用歌声表达内心的情感。

“工作中不仅仅是体力和脑力的支出。在抢救成功时内心充盈着的是自豪与满足;当抢救失败时,失落、难过充斥着胸腔;这时我负面的情绪就需要宣泄,运动、唱歌就是很好的选择。”范志国坦言,爱好是为了更好地工作,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救死扶伤中。在未来的日子里,他将继续用自己的方式诠释对工作、对生活的热爱,编织着属于自己的多彩人生画卷。

(赵荣)

刘媛媛:舞动生命旋律 唱响护理芳华

工作时,刘媛媛是守护健康的白衣天使;脱下护士服,她又化身灵动的舞者、深情的歌者,在热爱的舞台上绽放独特光芒。这位集专业与才情于一身的女护士,用行动诠释着护理工作者的别样精彩。

作为一名护士,刘媛媛在护理岗位上倾注了无限热忱。面对患者的病痛,她总是耐心细致地照顾,从配药打针到日常关怀,每一个环节都力求做到精准。抢救病患时,她与时间赛跑,冷静应对突发状况;在临床护理中,她用温暖的微笑和鼓励的话语,为患者驱散阴霾。她深知,护理不仅是一份职业,更是对生命的敬畏与守护。

走出医院,刘媛媛则开启了属于自己的艺术世界。舞蹈,是她释放压力、展现自我的方式。每当音乐响起,她就用灵动的舞姿诉说内心的故事。无论是柔美婉约的古典舞,还是活力四射的现代舞,她都能轻松驾驭。在舞台上,她尽情绽放,用优美的舞姿感染着每一位观众,也让自己在艺术的滋养中不断成长。

除了舞蹈,唱歌同样是刘媛媛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刘媛媛说:“她喜欢在闲暇时光,沉浸在音乐的世界里,用歌声抒发情感。”从婉转悠扬的民歌到动感十足的流行曲,她总能以独特的嗓音赋予歌曲新的生命力。在医院的文艺活动中,她常常主动登台献唱,为同事和患者带来欢乐。5月12日,乌海市人民医院举办的“庆祝5·12国际护士节文艺汇演”中,刘媛媛和同事范志国合唱歌曲《世界赠予我的》,赢得了阵阵掌声。

工作与爱好的交织,让刘媛媛的生活充实而精彩。护理工作赋予她责任与担当,艺术爱好则滋养着她的心灵。在不同角色的转换中,她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梦想的追求。 (赵荣)

胡晓:“跨界”护士的生命韵律

早晨的阳光斜照进导诊台,胡晓的工牌旁躺着半方歙砚。预约系统跳动的数字间,她正用蝇头小楷誊写当日就诊名单,笔尖在电子屏投下细碎的影。“7号患者需要儿童行为诱导,9号奶奶装有心脏起搏器……”墨迹未干的便签贴满电脑边框,像给现代医疗器械缀上古朴花边。

胡晓的练字本扉页记着入职日期:2019年5月12日。那天下着细雨,她在护士站写下第一个正楷的“静”字。“抢救室永远充满监护仪的警报声,但笔尖触纸的沙沙声能让我找回属于自己的工作节奏。”她轻抚着习字6年来积攒的三十余本字帖,从《多宝塔碑》的工整到《祭侄文稿》的狂放,墨迹里封存着无数个夜班的月光。

“其实我也忘了自己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了练字,但记忆里,每当我拿起笔都会觉得内心坚定又安静。我喜欢自己的这种状态,这足以让我更加沉着冷静地去应对各种事情。”胡晓告诉记者,尤其是重新入职专科医院后她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去继续学习。

好在功夫不负有心人,去年除夕值班时,急诊电话突然响起:8岁男孩啃核桃崩断门牙。胡晓边安抚电话那头的母亲,边用笔在速写本上勾勒牙齿断裂示意图。当家长抱着哭闹的孩子冲进大厅时,她早已备好冰袋和顺手写下的“乳牙外伤处理指南”。

不仅如此,胡晓还是健身房的常客。深夜的健身房里,胡晓的瑜伽垫上总是摊开着《口腔解剖学》。20公斤哑铃交替推举时,她正默诵磨牙根管走向:“近中颊根微弯曲,远中舌根似弓弦……”健身多年留下的不仅是隆起的肱二头肌,更是手机备忘录里3000多条临床知识语音——她把专业书拆解成训练组数,硬拉时记病理特征,平板支撑时背药品配伍禁忌。

暮色中的健身房,胡晓的杠铃片再次响起。汗水顺着脊柱沟流下,在瑜伽垫上晕开墨迹般的深痕。这个能用车针在石膏牙上刻《兰亭序》、拿牙线当镇纸的年轻护士,正以丹青为媒、以皓齿为卷,在方寸砚台间勾勒着口腔护理的“细枝末节”——不仅有显微世界的精妙,也有翰墨春秋的辽阔。 (张靖爽)

葛志颜:最好的心态就是热爱生活

记者见到葛志颜时,她正在认真地给病人录入住院信息,从2016年来到海勃湾区中医医院,已经快十年了。在这近十年的时光里,从普通护士成长为独当一面的护士长,无疑是她认真负责与辛勤付出的结果。她说:“选择护士这个职业,就是选择了辛苦,但是有家人的理解和支持,就会觉得辛苦也是值得的。”

作为护士长,葛志颜的工作像拧紧的发条,时刻都紧绷着。查房时,她要仔细核对每处细节;抢救时,她得冷静指挥团队协作;值班时,她更要保持着清醒的头脑。而在忙碌的工作背后,家庭就是她温暖的港湾。有爱人的关心和孩子的陪伴,她觉得所有的疲倦都会一扫而去。“每天回到家,看见爱人准备好的晚餐,听见孩子叫妈妈,就觉得再累都值得。”葛志颜说。

“我也知道家人对我的默默付出,所以只要有时间,我们就会一起出去旅游,大家都放松一下。”旅行对她来说,是放松身心的最好方式。葛志颜说:“出去旅游,不仅是为了自己放松一下,也是想让孩子多增长些见识。我喜欢带着孩子去各类博物馆,在参观展品的过程中,一家人能共同讨论一些知识,也是全家一起成长的过程。”

“最近一次我们去的是长沙和武汉,尤其到了长沙橘子洲头,看见青年毛泽东的雕像时,还是很震撼的,孩子也特别激动,我们还一起拍照留念。在武汉,我们打卡各种美食小吃,感受这座城市的风土人情,也拍了很多照片,我觉得这些美好瞬间,特别难忘。”葛志颜说。

问她如何平衡好家庭与工作时,葛志颜说:“心态是最重要的,在护士站工作,每天什么情况都可能遇到,如果没有一个好心态,可能自己就把自己压倒了,更别提照顾人了。”从病房到家庭,从护理站到旅途,葛志颜努力做好自己。就像她说的:“热爱生活,就是我这些年工作的最深感悟。” (张文杰)


相关推荐

融媒矩阵

抖音

app

微信

微博

快手

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