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菲四月 好书与我共享春天

A+ A-
乌海日报 编辑:段继文 2025-04-24 09:20:18

本报记者 韩建慧

书籍是时光长河中的灯塔,以亘古的光芒照亮人类文明的航程;书籍是心灵栖息的港湾,用文字的砖瓦构筑精神的世界。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书籍是我们对抗浮躁的盾牌,它们不喧哗,自有声;不张扬,却深邃。无论是纸质书页的沙沙作响,还是电子屏幕上的流光溢彩,文字的力量始终如春阳般温暖。

在这个草长莺飞的季节,有哪些书曾让你体会到春日的浪漫?记者也采访了多位读书达人,听他们说一说。

荐书一:《瓦尔登湖》

春天最适合读什么?读书达人孟钰楠说,《瓦尔登湖》里有答案。她清楚记得,书里有这样的一句话:“我看到那些岁月如何奔驰,挨过了冬季,便迎来了春天。”

10年前的一个春天,当时还是一名高中生的孟钰楠在同学的QQ签名中看到了这句话,一下子就击中了她的少年心事。她问同学,这句话出自哪里?对方告诉她,是一本外国文学,叫《瓦尔登湖》。

孟钰楠到家门口的书店里去买这本书,店员告诉她,店里没有,可以等两天帮她“进”一本。但她觉得自己等不及,“我想立刻看到这本书,一天也不想等。”她说。

于是,在一个周六的下午,家住乌达的孟钰楠在放学后坐上了2路公交车,到位于海勃湾区的新华书店去买书,乘车需要40多分钟,她看着沿途的桃树绽放或粉或白的花儿,心里充满了“遇见春天”的喜悦。

“从此几乎每年的春天,我都会把这本书翻出来看一看,当野樱绽开第一抹粉白,正是与梭罗共赴湖畔的良辰。我去山东读大学的时候带着这本书,毕业后北漂也带着这本书,回到家乡工作还是带着这本书。在我心目中,《瓦尔登湖》就是春天的代表,它不仅是自然文学的开山之作,更是一本关于自由、简朴和觉醒的生活哲学指南,梭罗在书中所强调的关于孤独的价值,在若干年后我终于有所领悟,人只有独处时才能真正认识自己。”孟钰楠说。

荐书二:《人间草木》

6月份就要踏进高考考场的孙杨说,他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读课外书了,算一算,上一次阅读还是去年的春天,他读了汪曾祺先生的散文集《人间草木》。

作为高中生必读的课外书目,孙杨最喜欢的就是这一本,他觉得汪曾祺就是一位生活美学家。“他写昆明雨中的缅桂花,写高邮咸鸭蛋,写葡萄月令里的农事节奏,再寻常不过的风物经其笔触也能变成水墨小品,就像一场缠绵的春雨,润物无声却让整个春天都在心头绽放。”他说。

孙杨记得,书中那些文字,总能像一双温柔的手,拂去他备考时的焦灼。“我记得有一篇文章是写西瓜的,说西瓜以绳络悬之井中,下午剖食,一刀下去,咔嚓有声,凉气四溢,连眼睛都是凉的。这种感觉我确实经历过,小时候住平房,爸爸常在水桶里泡一颗西瓜,午睡起来切开吃,真的是一刀下去咔嚓有声,能从嗓子眼一直凉到心底。”他说。

孙杨说,他打算在高考结束后,把这本书再读一遍。那时没有考试的压力,他或许能更从容地品味字里行间的诗意。“我还想循着汪曾祺的足迹,去昆明的雨巷走走,看缅桂花如何在雨中摇曳;到高邮的湖畔尝尝流油的咸鸭蛋,感受文字与现实交织的奇妙。”他说,“读书的好处就在于此吧,我们总能从平凡的生活中发现更多美好。”

荐书三:《海子的诗》

喜欢阅读的刘冰说,春天最适合读诗。“有句话说,春天可能是离诗人最近的季节。我深以为然。每年的3月26日,是诗人海子的忌日。每到这一天,大家都在议论他,引用他的诗句,但很少有人会在春天拿起他的诗集,再仔细地读一回。”她说。

刘冰是一位“75后”,对海子这位诗人有着深刻的感情。“我们的青春里写满了海子的诗句,那是我离诗最近的时期。”她说。

刘冰记得,很多年前大家都用QQ的时候,她的个性签名就是海子的一句诗,这句诗是这么写的:“活在这珍贵的人间,太阳强烈,水波温柔。”她经常随身带的笔记本扉页上也有一句:“你来人间一趟,你要看看太阳,和你的心上人,一起走在街上。”她觉得,海子的诗不仅是青春的注脚,更是一种力量,让她在很多的时光中,都始终记得要做一个仰望星空的人。

刘冰也收藏着一本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海子的诗》,这本书收录了海子自创作以来,所有短诗的精华作品,以及长诗《弥赛亚》的节选。“在这本诗集里,你能读到一个天才诗人的创作轨迹,我在这个春天再度捧起这本书,纪念海子,也纪念我们的青春。”刘冰说。

荐书四:《去有花的地方》

热爱阅读的武曼丽说,几个月前,她站在书店的畅销书架前随便浏览,只一眼就看到了一本书粉红色的封皮,封皮上有一行字,“人这一辈子,总要出走一次”。

那时候,武曼丽刚刚看完了根据50岁自驾游阿姨苏敏真人真事改编的电影《出走的决心》,当时下意识地以为这本书也是写苏敏的故事的,但翻过内容后她才发现,这本书里讲的是另一个女人的故事,但也是一个“逃离”的故事。

书的作者叫陈慧。2023年,45岁的陈慧决定从日复一日的生活中短暂抽离出来,她跟着养蜂人,从浙江出发,历时4个月,跨越3000多公里,来了一场说走就走的北上追花之旅。一路上,她追赶着油菜花、紫云英……在一处处有花的旷野,遇见了狂风暴雨,也遇见了生命的自由和广阔的天地。当我们说人生不是轨道是旷野,其实是想表达:比起思前想后的顾虑,更乐于见你率性出发,如花绽放。

“陈慧在追花路上写下的文字,对于我来说,更像是一个提问。”武曼丽说,“当我们困在生活的循环里,是否还敢为一朵花开的邀约奔赴千里?”作为一名既要工作又要照顾家庭的职场女性,武曼丽总感觉自己常在家庭与自我之间拉扯,但读到陈慧这本书时,她突然理解了自己的状态:那些被日常琐碎淹没的渴望,原来从未消失。

“原来真正的出走,不是对生活的逃离,而是找回与世界对话的勇气。”她说。

书籍如同春日里的繁花,每一本都散发着独特的芬芳,滋养着我们的心灵。当春风拂过书页,愿你也能捧起一本好书,在文字的花园里,邂逅属于自己的春天。


相关推荐

融媒矩阵

抖音

app

微信

微博

快手

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