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下棋桌。
本报记者 陈洋 文/图
用真实的毛笔,在电子屏幕上挥毫泼墨自由创作;触摸屏幕穿越时空,感受千年文字演变;跟着讲述人学古诗、云游中国;骑着动感单车穿梭于乌达区的文旅路线……在乌达区文化馆数字体验厅,通过数字化手段,视觉、听觉、触觉深度参与,让文化传承“活”起来。
“乌达区文化馆数字体验厅于2024年底建成,设施设备齐全,数据随时更新完善,现已正式投入使用。”乌达区文化馆工作人员刘丰君说。
走进乌达区文化馆数字体验厅,仿佛踏入了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科幻世界。数字书法机、下棋桌、数字唱吧、朗诵亭、AI绘画等数字化设备,通过数字技术和互动式体验,不仅增强了公共文化服务的互动性和趣味性,还可以提供远程辅导视频数据,方便群众在线学习。
数字体验厅最吸引大家体验的是数字书法机,该机器还原传统书法书写氛围,利用数字科技实现传统书法的数字化体验和学习。市民冯羽彤用真实的毛笔,在电子屏幕上写了一个“福”字。“这个机器特别好,不仅能写字,还支持临摹,书法名家字帖应有尽有,书写完成可以保存,可后续查看,体验感特别好。”冯羽彤说。
旁边的下棋桌也引人驻足体验,围棋、五子棋、象棋、军旗等棋类可供选择,通过人机模式、双人对弈等形式,利用数字化设备让群众感受传统游戏的魅力。
“平时忙于工作,很难静下心来朗读,朗读亭设备很有新意,体验感很不错。”“朗读亭里内容丰富,没事我都会过来学习一下。”“我在这里朗读了最喜欢的课文,效果非常好,我还把它分享给了同学们。”……朗读亭成了读者的热门“打卡地”,戴上耳机,拿起话筒,轻声朗读一段美文,伴随耳机中传来的配乐,让人立刻沉浸在朗读的世界中。
朗读亭采用高性能的特效音频处理器,营造了集“听、说、读、诵”于一体的创新“悦”读环境,通过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训练和创作形式,让朗读者沉浸式体验播音级朗读环境。朗读亭内“线上资源库”也很丰富,在朗读亭的使用界面上,可以看到朗读、配音等不同的模块,朗读内容涵盖诗词大会、经典文学选段、党性教育等,满足了不同朗读爱好者的需求。
来到智慧魔法屋,记者被整面墙的互动展示屏所吸引,打开操作台的文字演变模块,只见一堆象形文字陆续开始出现在大屏上,轻点大屏上的文字,旁边立刻会出现这个字的历史演变,可以在互动中学习,在体验中积累知识。
乌达区文化馆数字体验厅借助科技的力量,将“静态文化”变为“动态文化”,赋予传统文化崭新的生命力,为群众提供多种便捷的文化服务,让人更加全面具体地了解传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