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刘春霞
作为一座资源型城市,我市近年来积极响应国家“双碳”目标,推动绿色低碳发展。乌海公交集团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骨干力量,率先布局新能源产业,通过市场化手段优化产业布局,探索新发展模式,构建充电站建设版图,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绿色的出行服务。
充电站现场:科技赋能绿色出行
走进302公交枢纽充电站,映入眼帘的是整齐划一的新能源充电桩。充电桩上闪烁着蓝色指示灯,几辆新能源出租车和私家车正在有序充电。
充电站内,一辆新能源出租车刚刚完成充电。司机王师傅笑着说:“现在开了新能源车,充电方便又环保,充满一次电能跑300多公里,完全够用!”
乌海公交汽车租赁服务有限责任公司隶属乌海公交集团,2023年以来,公司建成新能源公共充电站54座,共计424个充电终端及光伏发电充电站1座。2025年计划建设新能源充电站20座、充电桩100个,进一步完善全市新能源充电场站的规划建设水平。同时,充电站将遍布城乡关键区域,覆盖商区、小区,满足城乡居民的充电需求。
对话乘客:充电体验便捷高效
在充电站的一角,私家车主张先生正在为自己的新能源汽车充电。他一边操作手机上的“狮城充电App”,一边与记者聊起了他的充电体验。
“以前总担心充电不方便,现在有了这个App,找充电站、支付费用都能一键搞定,特别方便。”张先生打开手机,向记者展示了App的界面。只见屏幕上清晰地显示着附近充电站的位置、空闲充电桩数量以及充电价格等信息。
“你看,这个充电站离我家只有2公里,充电速度也很快,我的车从20%充到80%只要40分钟,充一次电能跑400多公里,完全满足日常出行需求。”张先生笑着说。
张先生还提到,充电费用也比燃油车加油便宜不少。“以前开燃油车,每个月油费要1000多元,现在充电只要200多元,省下的钱都够带孩子去旅游了!”
狮城充电运营大数据平台:大数据助力智慧出行
乌海公交汽车租赁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不仅在硬件设施上发力,还自主研发并成功搭建了集监、控、管、维于一体狮城充电运营大数据平台及狮城充电App,两项成果均获得了国家专利认证,并于2024年获内蒙古数据交易中心颁发的“乌海市新能源智慧充电‘一张网’及一体化服务管理”数据资产登记证书,完成了我市首个数据资产登记工作,迈出了我市国资国企在“数据要素×绿色低碳”领域的第一步。
“我们的平台可以实时监控全市充电站的运行状态,包括充电桩的使用率、故障率、充电量等数据。”该公司新能源部部长陈宝龙介绍道,“通过这些数据,我们可以优化充电站的布局,提高运营效率,为用户提供更加便捷、智能的充电服务。”
此外,狮城充电App还为用户提供了个性化的服务。用户可以通过App查询充电记录、分析充电费用,甚至还能参与积分兑换活动。“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创新服务,让市民感受到新能源出行的便利和实惠。”陈宝龙说。
光储充放系统:推动能源转型升级
在乌海公交集团的规划中,光储充放检一体化充电站只是新能源布局的一部分。未来,集团还将推动更多光储充放系统的建设,促进能源结构的转型升级。
2025年1月20日,876.96千瓦全额自发自用新能源项目投入使用,实现光伏发电、存储充电等功能。项目创新采用分布式光伏与储能相结合模式,充分挖掘海勃湾区典型的极端大陆性气候条件下丰富的太阳能资源优势。
“光储充放系统不仅能为车辆提供充电服务,还能通过储能系统实现电能的削峰填谷,缓解电网压力。”陈宝龙说,“比如,在白天光伏发电量大的时候,我们可以将多余的电能储存起来,等到晚上用电高峰时再释放出来,这样既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又能降低用电成本。”
产业融合:拓展延伸服务
在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同时,乌海公交集团还积极探索产业融合的新模式,加强与自治区其他盟市的产业协作,拓展延伸服务。
横向拓展业务链接的同时,纵向在新能源项目探索延伸服务。乌海公交集团依托场站资源,结合多个新兴业态板块,进行转型发展,将充电站打造成综合服务驿站,为市民提供休息、购物、餐饮等多元化服务,并安装光伏发电系统、配套洗车房等设施,为新能源充电客户提供免费、舒适、高品质的休憩空间。“我们希望充电站不仅能满足市民的充电需求,还能成为城市生活的一部分,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公司综合部部长郝勇说。
“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大新能源产业的投入,推动更多绿色出行项目的落地,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环保的出行服务。”乌海公交集团副总经理王小龙说。
如今,在城市的大街小巷,一辆辆新能源公交车和私家车正穿梭其中,成为这座城市绿色发展的亮丽风景线。乌海公交集团的新能源布局,不仅是企业转型升级的缩影,更是我市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