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搭人才梯队 激活“内生动力” ——乌海能源公司“三支队伍”建设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A+ A-
乌海日报 编辑:段继文 2025-03-26 09:17:36

3月4日,在乌海能源公司公乌素矿井下,首席综采煤机司机张强操控采煤机在300多米深的薄煤层中作业,切割轨迹误差控制在5厘米内,采出煤炭含矸率低于9%。这一精准作业展示了煤矿智能化运用的成果,也体现出乌海能源公司正借助人才力量,实现了从“会采煤”到“慧采煤”的飞跃。

构建人才生态链

2024年,乌海能源公司苏海图煤矿总工程师高峰带领团队不断优化断层施工方案,提升了边坡稳定性,增加了残煤回收量;平沟煤矿“80后”邵文琦带领团队完成了煤矿DRJC-1型矿用材料施工过程热检测系统的现场应用,其大区域瓦斯治理排采工程每年产生效益400万元。

同年,乌海能源公司制定了“管理、技术、技能”三轨并行的晋升体系,实施干部综合评价与绩效等级双轨制,综合评价与“能上能下”挂钩,绩效薪酬与“能增能减”关联,促进人才流动,其中38名机关干部下沉基层历练,37名基层人员进入机关部室带来新思维。

10年前,乌海能源公司45岁以上的职工占比超60%,高级技师不足百人。2023年,公司启动“三支队伍(优秀专家、大国工匠、青年人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构建“人才立交桥”。2024年,新晋中层干部中“80后”占比71%,10个大师工作室培育出6名行业技能大师,职业技能等级持证者4083人,专业技术资格持证者2206人,形成初、中、高级完整的人才梯队。

锻造技术攻坚链

在路天矿业公司,首席电工李全喜设计的井下胶轮车智能安全系统,让运输事故率归零。在五虎山矿业公司,首席综掘机司机夏凤君采用新掘进法,控制顶板、减少磨损、提高效率;首席矿井通风工左国强蒙眼拆装光干涉瓦斯检测仪的技能,源自18年的工作经验,经他培训的通风工成为各矿井的“安全哨兵”。在乌达煤炭加工公司,“90后”刘瀚文参与的薄煤层智能化开采项目,为公司创造效益5548.78万元。

近年来,乌海能源公司不断加强人才建设,在做好人才培养工作的同时,积极向外推荐人才,逐步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目前,该公司在国家级专家库、自治区人才库中均有职工上榜;在国家能源集团“三支队伍”建设中人才辈出,1人获聘首席工程师,1人获聘卓越工程师,2人被授予“青年科技创新先锋”称号……专业技术人才的不断涌现,为公司锻造了技术攻坚链,带来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培育青年成长链

在天荣公司物探队,“95后”陈韦光在技术比武中屡获佳绩。在师傅的指导下,他迅速成长,成为一名技术大拿,并继续发挥“师带徒”的优势,培养着一批批的技术骨干;2021年大学毕业的李政民已拥有两项实用新型专利,其发表的论文为煤矿供电系统智能化升级提供了依据。

近年来,乌海能源公司多举措加大对青年职工的培养力度,要求新入职的大学生按照“三年成才计划”在规定时间达到相应级别技能水平,为企业长远发展储备源源不断的人才力量。

2024年,乌海能源公司举办培训班223期,参训人数达6735人次;轮岗交流人数达148人次,培养出复合型人才300余名;新增5个职业工种认定,评聘15个核心工种特级技师。

乌海能源公司人才建设的成果渐渐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竞争力。2024年度,公司评选出32名优秀企业家、企业工匠、青年科技人才。如今,乌海能源公司以“三支队伍”建设为引领,企业向科技创新高地疾驰,为创建安全、高效、绿色、智慧的焦煤行业科技领军示范企业注入了强大动力。

(孟荣 李秀兰)


相关推荐

融媒矩阵

抖音

app

微信

微博

快手

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