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毛孩子”不再流浪 ——爱心人士樊海荣救助流浪动物的10年

A+ A-
乌海日报 编辑:段继文 2025-02-22 12:05:10

本报记者 张楚研

“这只狗叫小白,出了车祸,我花了一万多元才救回来的,现在一只脚也是瘸的,排便需要人工促排。”

“这只狗叫毛毛,我去救助的时候,它的脸被人砍了一刀,伤口都化脓了。现在,在我这里吃得胖胖的,毛色也好。”

“这只是冬至,冬至那天有人发现它在一棵树下生了5只小狗,我们去的时候已经有2只被冻死了,它也皮包骨头,我把它们都救了回来,小狗打算找好心人领养。”

……

这个对每一只动物情况都了如指掌的人是“爱之约”流浪动物救助站负责人樊海荣,她于2015年建成了这个救助站。

“我喜欢动物,看到街上流浪的‘毛孩子’不忍心就往回捡。最开始是送去给其他流浪动物救助站并且长期给救助站捐钱捐物,后来觉得自己做一个救助站更安心,于是便有了这家救助站。”樊海荣说。自此以后,她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都给了这些动物们。

樊海荣最开始租了个小院子救助流浪动物,随着救助的时间越来越长,动物数量越来越多,她不得不重新租了更大的院子。现在她的救助站里有99只狗和6只猫。樊海荣还雇了一名做饭师傅,每天上门给动物做饭、打扫卫生。“我天天都来,帮着师傅做饭、打扫犬舍。每天看不见这些‘毛孩子’自己也不安心。”樊海荣说。

为了让动物们能够吃上“安心饭”,樊海荣联系了爱心餐饮企业、肉店,将一些动物内脏、鸭子、鸭架等食材低价购买回来,同时购买大米、黄米等粮食。“动物不能吃盐,我们拿回来的熟肉之类都会重新下锅煮一遍去掉肉里的盐味,所有生肉都会煮熟,之后切小块、去骨重新熬煮,混着熟的大米饭、黄米喂养,这样的食物既营养还能促进吸收。”樊海荣说,这里的动物从来都不会吃剩饭。

给流浪动物看病是救助站很大的一笔花销,为了让动物少生病,所有救助回来的动物,樊海荣都会先送到宠物医院检查、治疗、打疫苗。救助站的动物也会定期打疫苗。自救助站成立以来,这里从未发生过犬瘟,而樊海荣也在常年救助流浪动物的过程中,学会了很多给流浪动物治病的办法,一些小病她自己就能处理。

每天樊海荣走进救助站后,她手里的活也一刻不停地干着。打扫犬舍、猫屋,切肉做饭……救助站所有的动物见到她都会跳起来、摇着尾巴、欢叫着迎接。她看动物的眼神也是柔和的,跟每一只动物说话都像是哄小孩一样,只有真正爱惜动物的人才会不自觉地表现出这样的温柔。“虽然救助站的工作又脏又累,但是心里面特别高兴,这些动物都是生命,这里的一切让我觉得很有意义。”樊海荣说。

在救助过程中,樊海荣也遇到过很多问题。“有些人养了宠物不负责任,宠物病了、老了就丢弃,救助站的门口经常有被人遗弃的动物。有的人要到我的电话道德绑架我,让我去救助,那是一条生命,我没有办法不管。有些人从我这里领养了动物后,回去不好好对待,回访遇到这样的事情,我都会将狗接回来继续照顾。在我这里,我自己有一口吃的,就不会饿着它们。”樊海荣说,她希望养宠物的人都能想好,确定自己能担得起责任再养。

樊海荣每年救助流浪动物的花销需要十几万元,这一路上很多好心人在支撑着樊海荣的救助事业。“我有一个救助群,里面的人会自发捐款、捐物帮助动物,一些爱心企业、爱心宠物医院、爱心寄养中心也会想办法帮助我节省费用。我有专业的财会人员记录每一笔捐款的来源、用途,确保所有的钱、物资都能用到动物身上的。要不是有这些好心人,我自己很难负担起这么重的担子。”樊海荣说,她每年能募集三四万元,其他费用都由她自己承担。

虽然很难,但是樊海荣还会继续坚持下去。“救回来,我就要对它们负责,不能让它们再次流浪、被伤害,无论多难,我都会咬牙坚持下去。也希望更多人能够关注流浪动物,帮助我们,让流浪的‘毛孩子’能够有个家。”樊海荣说。


相关推荐

融媒矩阵

抖音

app

微信

微博

快手

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