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需要掌握正确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策略,才能为他们提供有效的支持和帮助。
首先,家长应该懂得,每一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
家长应该建立这样的思想和认知: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立的人格,不应是我们的附属品;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气质和禀赋,不必完全符合我们的期待;每个孩子都有适合自己的人生规划,不该由我们安排操纵。因此,当孩子有了和家长完全不同的思想认知和行为选择时,不必惊慌害怕,这正是他们走向心理成熟和思想独立的标志。也许孩子的思想认知在家长看来还很不成熟,甚至还有些幼稚肤浅,但不必打击或贬低他们,而要用接纳和包容的态度肯定和鼓励孩子。他们的行为可能会冲动、欠缺周密的思考,但这正是他们成长过程中需要经历和体验的。父母如果因为害怕孩子摔倒而剥夺了他们去尝试的自由,那孩子永远也没法学会独立行走和自由奔跑。随着孩子长大,他们开始关注自我的价值,努力探索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但在情感上依然眷恋父母,因此家长要给予孩子更多的信任和理解,为他们的人格发展和个性化成长提供自由开阔的空间。
其次,在家庭生活中,家长应践行积极的教养方式。
家长应尽最大努力做到亲自养育孩子,而不是只专注于自己的工作,把孩子交给老人代养。积极教养,意味着家长能够全情参与孩子的成长过程,经常陪伴孩子,与孩子分享、讨论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意味着家长能够和孩子平等交流,尊重孩子的合理需求,倾听孩子的心声;意味着家长能够给予孩子无条件的爱和接纳,不被个人情绪以及孩子不理想的表现所影响。当孩子犯错时,家长不应否定、打压孩子,而应和孩子站在一起解决问题。
最后,家长要与孩子一同成长,让自己成为孩子的榜样。
家长要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接纳自己的平凡和普通,懂得自我关怀。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果家长情绪不稳定、心态消极悲观,孩子也会受到不良影响。因此,家长不断学习和提升自我,积极追求自己的理想,乐观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就是给孩子最佳的示范和鼓励。当孩子发现父母活得积极、真实而纯粹时,他们也会发展出同样的品质。(转载自《今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