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第三届国家工业遗产大会在北京举办,乌海能源公司以“乌达矿务局和海勃湾矿务局”为名申报的“国家工业遗产”被正式授牌。
本次大会以“遗产活化促产业·文化新质创未来”为主题,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会同相关单位举办,设置第六批国家工业遗产授牌发布、学术研讨、行业交流等环节。活动现场,众多工业领域的专家、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同见证了第六批国家工业遗产授牌这一工业文化领域的重要时刻。乌海能源公司作为申报成功单位之一,在现场接受了“国家工业遗产”牌匾,标志着公司在工业文化传承方面取得的重要成果得到认可。
乌海能源公司始建于1958年,因乌海煤田发热量高、结焦性好被煤炭部定为包钢的焦煤生产基地,拉开了西北地区煤炭开发建设序幕。67年光阴流转,不仅留下了“万人上山夺煤大会战”的北疆传奇,而且书写了先有矿、后有城的城市发展佳话,积淀了煤矿工人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奉献的“三特”精神。曾经见证矿区职工战天斗地的各种建筑和生产设备,如今成为宝贵的工业遗产,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底蕴,刻印在人们心中,在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
2019年,按照国家能源集团公司和我市的要求部署,乌海能源公司启动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工作。除建筑物外,全面搜集设备、工具等老物件,扩展工业遗产的体量和多样性。深入挖掘工业遗产中的红色基因、先进典型、历史价值、社会价值、艺术价值、人文价值、旅游价值和科技价值,尽量保存原始的历史风貌,延续历史文脉,为企业发展和乌海城市转型增添新动力、展示新名片。
2023年4月,在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下,原乌达矿务局成功入选国家能源集团“首批工业遗产”。
2024年10月23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第六批国家工业遗产名单,乌海能源原乌达矿务局和原海勃湾矿务局榜上有名,成为国家能源集团唯一一家上榜的煤炭企业,实现了自治区煤炭板块企业入选国家工业遗产零的突破。
目前,乌海能源公司开始筹建工业遗产博物馆及党性教育基地,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因地制宜、量力而行,保护为主、兼顾利用,修旧利旧、讲好故事,加大对接、尽快见效”原则,将工业遗产保护开发利用作为公司“一三九七”一体化发展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加快推进,吸引政府、社会团体、企业和民众共同讲好企业故事、传承历史文脉,让一度沉寂的工业遗产重现光芒,为企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央企力量。
(刘春霞 付兰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