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晖
岁月匆匆,时光无言,实干是最好的承诺。
传统产业“焕发新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势头迅猛,科技创新跑出加速度,招商项目稳步推进,文旅产业迸发新活力…… 即将过去的2024年,我市产业转型升级迈出了新步伐,一批新增长点、新增长极加快孕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正不断显现。
聚势而强 产业持续优化升级
产业优化升级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和途径。
今年以来,我市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出台了《乌海市建设多元发展多极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实施方案(暂行)》《乌海市2024年重点项目“争先进位、赛马比拼”和招商引资推进工作方案》的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增强经济增长动力。
内蒙古晶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光伏组件及发电薄膜一期项目7座单体建筑同时开工,不到40天,基础工程基本完成,预计明年3月中旬全线投产。项目建成投产后,主要生产双玻组件,包含异质结、钙钛矿、柔性发电薄膜等产品,预计年产值可达300亿元左右。
推动产业优化升级,积蓄发展新动能,我们步履铿锵——
2024年,全市实施市级重点建设项目264个,总投资1758亿元,截至11月底,完成投资212.8亿元,已开复工242个,开复工率达93.8%。
45支招商小分队奔赴各地,积极寻找合作机会,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截至11月,重点招引和跟踪对接项目98个、涉及金额682亿元,其中,促成新签约项目35个,协议金额304.8亿元。
今年上半年,制造业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首次超过采矿业;前三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4%,同比提高8.5个百分点;1至11月,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3%……
产业发展不但要有速度,更要有“高度”。
2024年,我市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
传统产业迭代升级,内蒙古广远煤炭综合产业园、金嵘百川千万吨级煤炭绿色加工贸易产业园等项目正稳步推进。
新材料产业培育壮大,东景、华恒、三维等8个BDO一体化及下游配套项目发挥“新引擎”作用,构建起BDO到氨纶,工程塑料,可降解材料,医药、锂电池,聚氨酯树脂、纤维等5条下游深加工产业链发展路径。
新能源产业加速布局,乌海抽水蓄能电站等新能源项目稳步推进,新能源装机规模94万千瓦,占比19%,让乌海绿能更澎湃……
乘势而上 战略性新兴产业竞相发展
创新是企业的“灵魂”,也是我市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力源”。
10月,内蒙古宜化化工有限公司湿电子级盐酸装置一次性投料开车成功,顺利产出40%与36%两个等级的盐酸优等品。其中40%等级盐酸为国内目前最高等级盐酸。
“过去,我国所需湿电子化学品主要依赖进口,该装置顺利解决了高纯级化学品国产化‘卡脖子’技术,将有效提升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内蒙古宜化化工有限公司合成分厂环保副厂长崔广超说。
国家能源集团乌海能源老石旦煤矿也传来好消息:国内首套煤矿5G智能控制终端在这里正式投入运行。该终端填补了煤炭采掘设备无法直连5G的空白,既显著提升井下生产效率,还增强了矿井安全管理水平,标志着我市智慧矿山建设迈出坚实的一步。
产业,一路向“新”。
今年以来,我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扎实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科技创新已成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这是推进数字化转型的有力“答卷”——
我市已建成数字化车间4个、智能工厂1个。西北化学网、飞狮工业互联网平台入驻企业达470家,累计上云企业4686户。同时,累计建成5G基站1929个,其中用于工业的基站达340个,为推动我市“5G+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网络基础。
1月,我市成功入选2024年自治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试点盟市;4月,我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区域工业互联网平台正式发布。以此为契机,我市将用两年时间推动数智化赋能制造业,带动产业链上下游128户企业数字化转型全覆盖,努力打造自治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示范高地。
这是奏响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强音”——
内蒙古华恒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新材料产业链一体化项目为世界最大单体生产聚四氢呋喃企业;内蒙古东景生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γ—丁内酯项目创造了产品纯度、单套产量全球同行业第一的纪录;内蒙古乌海亚东精细化有限公司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达60%,国内市场占有率达50%,其牛仔服应用染料已成为亚洲最大最强染料系列;内蒙古赛思普科技有限公司高纯铸造生铁项目为世界首创氢基熔融还原冶炼技术成功落地转化项目;乌海三美国际矿业有限公司获评“全国首家直流矿热炉冶炼特种铁合金试验基地”,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
这是强化科技创新赋能的“硬核”——
我市共建成自治区级企业研发中心48家、自治区重点实验室1家、自治区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创新联合体9家、自治区级众创空间3家、自治区级星创天地13家(其中国家级3家);2024年,全市安排“科技兴蒙”资金9589万元,较上年增长24%。
借势而起 魅力乌海火出圈
文旅产业独立成篇,是因为乌海文旅的持续出圈。
“五一”假期,我市承办了2024中国·乌海第七届马帮大会暨首届汽车户外露营大会,来自全国各地的80多个牧马人越野车俱乐部的2000多辆越野车和1万多名越野爱好者在沙客越野基地集结。为期5天的活动共接待游客10.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76.93万元,同比增长395%。
今年以来,内蒙古自治区青少年公路自行车锦标赛、2024第八届国际商学院沙漠友谊赛、2024中国足球协会“一带一路”杯国际沙滩足球邀请赛等运动赛事的举办,让广大市民在“家门口”耳闻目睹文体盛事,纷纷点赞城市的活力和魅力。
“唱响北疆”2024内蒙古民歌大会在乌海湖畔激情开唱,乌海连续三年成为内蒙古民歌大会的“东道主”。“大河情 赏石韵”中国赏石城·乌海第十三个全国赏石日观赏石宝玉石精品展举办,持续擦亮乌海“中国赏石城”名片。
随着一项项大型文体活动的成功举办,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持续提升,推动“沙漠看海·中国乌海”品牌出圈、出彩,成功吸引了全国各地游客关注乌海、走进乌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