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乌兰牧骑:薪火60年,红色嫩芽初心不改

A+ A-
编辑:郝彬 2024-12-14 11:51:53

60 载薪火传承,在北京民族文化宫大剧院的舞台上汇聚成璀璨星河。12月10日晚,纪念内蒙古乌兰牧骑首次进京演出60周年精品节目展演在这里隆重举行。

点击此处查看详细信息

1964年,成立仅7年的乌兰牧骑接到一项重要任务——赴北京参加全国少数民族群众业余艺术观摩演出会,演出地点为北京民族文化宫大剧院。演出中,第一代乌兰牧骑队员金花深情演唱了歌曲《牧民歌唱共产党》。

一甲子后的舞台上,金花带领着新一代乌兰牧骑队员再次唱响这首经典歌曲,她眼含热泪说:“此时此刻我非常激动,60年前第一支乌兰牧骑就在这个舞台上向中央领导汇报演出,今天我和年轻一代乌兰牧骑队员来到这个舞台,岁月已经流过60年,当初22的我现在已经成了82岁的老太太,离开这个舞台的60年,乌兰牧骑始终坚持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我衷心祝愿乌兰牧骑将光荣传统传承下去,祝愿祖国繁荣昌盛,祝幸福观众朋友幸福安康。”

老一辈乌兰牧骑队员像灯塔,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乌兰牧骑队员们不断向前。目前,全区75支乌兰牧骑,3500多名队员,每年开展演出8000场,让文艺之花开遍祖国北疆。

今天,年轻一代的“红色文艺轻骑兵”再次站上北京民族文化宫大剧院的舞台,他们带来了全新的节目,歌舞《牢记嘱托再出发》《金色的摇篮》,舞蹈《马铃儿摇响幸福歌》、舞剧《骑兵》片段《蒙古马》,马头琴齐奏《万马奔腾》、二人台《点亮幸福》,歌舞《在你伟大的怀抱里》……精彩的表演让掌声欢呼声不绝于耳。北京市雷锋小学6年级的王若水说:“我知道乌兰牧骑这支文艺队伍,今天我终于看到了他们的演出,非常精彩,金花奶奶82岁了,歌声依旧嘹亮,我喜欢乌兰牧骑。”

60多年来,乌兰牧骑队员们迎着烈日走,踏着风雪来,脚步不停歇,传统记心间。从马车、骆驼,到拖拉机、大卡车,再到大巴车、流动舞台,改变的是交通工具,不变的是扎根生活沃土、服务各族群众的初心和使命。

新时代,全区各支乌兰牧骑持续开展“学·创·演”活动,深入挖掘北疆文化内涵,创作了一批富有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作品;夏季开展“乌兰牧骑月”活动,冬季开展“送欢乐送文明”活动,基层演出从未停歇;未来,乌兰牧骑将加强文化交流互动,让北疆文化的芬芳飘得更远、传得更广。


相关推荐

融媒矩阵

抖音

app

微信

微博

快手

视频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