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日报
编辑:段继文
2024-12-12 09:31:01
旖旎的风光、柔软的“绒毯”、翩跹的飞鸟……这样不假修饰的美,是湿地赋予的。
在我市,龙游湾国家湿地公园总被市民偏爱。“湿地给了我太多惊喜,无论是‘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还是‘星垂平野阔’的意境,都让人感到虽身在城中,却无所不在诗意之中。”市民马曼舒说。
龙游湾国家湿地公园带给乌海人的惊喜,远不止于此——
湿地,被形象地称为“地球之肾”,在西北干旱区尤为稀有。龙游湾湿地嵌在高山、大漠与平湖之间,呈带状分布,以灵动之姿,调剂着我市城市发展和自然禀赋,在阻挡乌兰布和沙漠风沙侵袭、维护黄河中上游生态安全、净化水质等方面都发挥着不小的作用。
骋目水草丰茂的湿地美景,很难想象这里曾面临的困境。
“如果不是亲身经历,谁能想到这里以前满目荒凉……”湿地巡护员回忆,曾经的龙游湾湿地没有几棵树,到处都是杂草,夏天暴晒时,巡护员只能钻进还未铺设的地下涵管里找阴凉。那时,野生动物得不到应有的保护,有时会被人捕捉。
如何恢复自然生态系统?如何防止湿地退化?为极力扭转当时湿地面临的危机,我市综合考虑山水林田湖草沙等生态要素,以自然恢复为主、人工恢复为辅,从杜绝人为破坏开始,着力改变湿地生态环境。
我市制定出台《乌海市湿地保护管理办法》,对龙游湾湿地进行封育管理,相关部门在重点区域24小时全天巡护,依法严厉打击破坏湿地环境、伤害过境候鸟等违法犯罪行为。
渐渐地,湿地重新恢复“活力”。
2018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正式挂牌龙游湾湿地为“内蒙古乌海龙游湾国家湿地公园”。我市又在此先后规划建设生态保育区、恢复重建区、科普宣教区、合理利用区、管理服务区5个功能区,由专业人员对公园进行科学保护和管理。
每年春秋两季,龙游湾国家湿地公园内候鸟纷沓,人们隔着芦苇荡就能听到鸟儿们“啾啾”“唧唧”“呖呖”的叫声交织起伏。极目远眺,鸥鹭群翔、野鸭戏水、雁鹤争鸣的景象蔚为壮观。
“从红嘴鸥、白鹭、赤麻鸭,到黑鹳、天鹅、金雕、红腹锦鸡……这几年,飞抵湿地的鸟儿从数量到品种都越来越多了。”摄影爱好者杨祥君对落脚龙游湾国家湿地公园的鸟儿如数家珍。他感慨,听着成群结队的候鸟欢快鸣叫、看着它们在水面嬉戏觅食,连自己都能感受到湿地带给鸟儿们的欢快与自由。
如今,龙游湾国家湿地公园已成为我国中西部重要鸟类迁徙栖息和两栖类、鱼类等湿地生物生存繁衍的理想场所,湿地内大面积的芦苇、香蒲为鸟类提供了优越的栖息环境,湿地独特的生境正不断孕育着多样性的生物。
“龙游湾国家湿地公园中野生脊椎动物主要有鸟类、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5大类152种,植物有乔木、灌木、半灌木和草本157种。湿地能够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环境,具有极高的生态价值。”市林业草原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和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工作人员黄苏雅说。
龙游湾国家湿地公园的湿地类型分为河流湿地、沼泽湿地和人工湿地3类,湿地面积达635.8公顷,湿地率71%,每年共有16目38科108种鸟类和29种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到此栖息,常停歇、迁飞的不乏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黑鹳、白尾海雕、大鸨、遗鸥,以及24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景美、物丰的湿地随处可见金沙碧水、芦花飞荡、黄河雁归的壮美景象。
良好的生态引来了鸟儿,为市民提供了亲水、亲绿的活动空间,也带火了乡村游和农家乐。
在龙游湾国家湿地公园周边,以生态采摘、旅游观光、休闲度假为主的生态乡村游备受青睐,附近不少居民利用自家院落经营农家乐,因背靠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游客们“不请自来”。每逢节假日,都会有许多市民、游客到这里休闲放松,体验田园风光。
“我常约三五好友到龙游湾国家湿地公园骑行,除了赏景、观鸟,还能品尝正宗又鲜美的黄河鱼,一下就消除了所有疲惫。”骑行爱好者王森楠说。
立足农业、文化、旅游等多种资源,我市以发展“沿黄经济带”为主线,加快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一步一景的葡园绿道、韵味独特的王元地村与龙游湾国家湿地公园“串珠成链”,逐渐形成优势资源相互结合、功能相互补充、效益相互促进的新业态、新模式,宜居、宜业、宜养、宜游的魅力湿地源源不断释放着更多发展“红利”。
乌海日报社 | 2024-12-12 09:24:23
乌海日报社 | 2023-04-13 09:56:57
乌海日报社 | 2023-04-06 09:29:27
乌海日报社 | 2023-03-23 10:5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