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我捡到一只猫头鹰,它不会飞了,你们看看……”近日,市民王晓波带着一个纸箱来到市自然资源海南综合服务中心,箱内是一只体型较小的猫头鹰。
“我在内蒙古华恒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上班时偶然在园区内发现一只不会飞的猫头鹰,担心它可能受了伤,就戴着手套将它抱在纸箱里,通过公安机关联系到了这里的工作人员,将它送来救治。”王晓波说。
经中心工作人员初步观察,该“猫头鹰”学名为长耳鸮,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因翅膀受伤导致无法飞行。工作人员对其进行了初步救治,并找来食物和水喂食,后续将交由市林业草原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和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展开进一步救助,待时机成熟将其放归自然。
据了解,长耳鸮以小鼠、鸟、鱼、蛙和昆虫为食,喜欢栖息于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和阔叶林等地,也会出现于林缘疏林、农田防护林和城市公园的林地中。
“随着生态环境不断向好,我市野生动物种类日益丰富,数量也有所增多。我们也提醒市民,如发现受伤、受困的野生动物,要先在保证自己安全的前提下才能实施救助,尽量避免与动物直接接触。”市自然资源海南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白文才说,“如接触野生动物,请务必做好防护,可佩戴口罩、手套等,无防护条件的应在救助后尽快清洗手、脸等暴露部位。对于无法辨认的外来物种,请不要自行放生,应交由有关部门处理。如发现伤害、猎捕野生动物的行为,请拨打110报警。”
(作者:曹艺;编辑:段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