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作为 敢担当 做新时代好干部】
徐奕书任职乌达区能源局党委书记以来,始终把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摆到压倒性位置,使矿区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在新能源开发利用方面,开工建设光伏项目4个,推动经济、社会、生态协同发展;在综合治税方面,搭建起“无人值守系统”和“车辆管理平台”,煤炭生产企业税收同比增加7.01亿元;在煤炭洗选综合整治方面,新建煤炭产业园2个,清理无手续小配煤、小堆煤21处,着力推动煤炭洗选行业规范高质量发展。
一矿一方案
坚定不移抓好矿区环境综合整治
“到乌达区能源局任职后,正值矿区环境综合整治的攻坚时期,我深感压力倍增、责任重大,但作为党的干部,必须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区委的决策部署,全力推动矿区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徐奕书说。
2021年7月以来,徐奕书带领团队直面中央办公厅督查室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回访调研报告中指出的问题,变压力为动力、变被动为主动、变后进为先进,高标准编制了《乌海市乌达区小铁帽子矿区生态修复设计》《五虎山井田南部采空区生态修复治理方案》《苏海图煤矿采空区生态修复治理方案》,实行“一矿一方案”“一矿一台账”,对辖区所有采空区灾害治理项目明确生态修复治理目标、任务、要求及完成时限。同时,徐奕书坚持以问题为导向,紧盯重点环节、关键任务,不浮不怠、久久为功,先后召开党组会、局务会、专题会等各类会议30余次,约谈相关企业负责人70余次,现场督导调研190余次,解决企业治理问题40多个,坚定有力地推动了矿区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攻坚战,举全局之力修补历史生态“欠账”。
经估算,截至目前,3个采空区生态修复项目累计完成排渣场整形约153万平方米、覆土约207万平方米、恢复植被约137万平方米。特别是苏海图小铁帽子采空区生态修复项目,自2021年6月以来,先后完成覆盖黄土168万平方米,固化截排水工程60万平方米,绿化81.6万平方米,该项目于去年9月底完成全部治理任务并通过验收。乌达区矿区治理的经验做法成为优秀典型,在自治区级媒体得到推送报道。
敢于破局
多措并举抓好煤炭领域综合治税
由于矿区出口多、交通条件差,且综合治税系统老旧,近年来,乌达区一直无法对矿区企业产量及运煤车辆形成有效监管。针对这一现状,徐奕书坚决扛起行业主管部门职能职责,认真分析原因,以各煤矿煤炭总储量管控为破局点,通过火工品审批,精准掌控各煤矿企业煤炭总储量,根据煤炭总储量的消耗推算各煤矿产量。同时,通过“外引”和“内育”相结合的方式,徐奕书不断优化能源综合执法大队人才结构,为煤炭综合治税提供有力的队伍保障。此外,徐奕书坚持以车辆管控为发力点,在加大道路稽查力度的基础上,聘请第三方设计开发乌达区货运车辆管理系统,实现对矿区运煤车辆的全方位监控。
自2021年9月以来,乌达区能源局累计投入300余万元用于优化升级综合治税系统;率先建立起小配煤、小堆煤行为有奖举报机制,清理无手续小配煤、小堆煤21处;累计开展运煤道路稽查140余次,有效避免了偷税漏税、跑冒滴漏等现象发生。
倾心倾力
推动新能源全面发展
当前,乌达区正处于转型发展提质升级的关键时期,要想推动全区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把新能源发展列入重要议事日程。
面对这种形势,徐奕书在全面分析新能源发展形势的基础上,找准问题根结、善用发展优势,步步为营、靶向发力,围绕新能源基地建设,以光伏发电、新能源重卡替换、补能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为支撑,全力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
一年来,乌达区能源局在徐奕书的带领下,组织海易通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投放30台新能源重卡、集装箱20个,在苏海图煤矿、君正、美方、煤哆哆等企业开展新能源重卡应用试点工作;率先建成换电站1座、充电桩22台,为乌达区运输行业绿色低碳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建成润泰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国家能源集团乌海能源公司五虎山煤矿及黄白茨煤矿分布式光伏发电3个项目,储备苏海图小铁帽子100兆瓦集中式光伏项目、内蒙古兴发100兆瓦地面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2个,切实推动乌达区新能源产业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跨越性发展。同时,为更好地实现矿山资源综合利用,推动乌达区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徐奕书转变工作理念,积极探索矿山修复新模式,利用矿区生态修复形成的可利用区域发展“光伏+生态修复”项目,开工建设乌达区首个“光伏+生态修复”项目——国家能源集团乌海能源公司100兆瓦集中式光伏项目,并配套建设一座110千伏升压站,进一步助力绿色矿山建设,实现了光伏发电效益与生态治理的良性循环发展。
怀揣着勇于担当、甘于奉献、诚实敬业的职业理想,徐奕书在自己的事业道路上不断进取、开拓创新,为乌达区生态环境治理、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作者:崔建敏;编辑:段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