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打造” •激情岁月⒅ 乌海人的奇石情缘

A+ A-
乌海日报 编辑:段继文 2022-12-02 10:52:32

奇石交易市场。(资料图)

挑选奇石。 (资料图)

公园里摆放的奇石。(资料图)

赏石城石碑。(资料图)

石不能言最可人。奇石,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天然艺术,被比作“无声的诗,立体的画”。

在乌海说起奇石,可谓妇孺皆知。在这座城市中,人们时不时都会说出:戈壁石、灵璧石、玛瑙石、树化石、黄河石等等。藏石、赏石蔚然成风,奇石文化植入城市、融入生活、浸入文化,当你走进乌海,不经意间,便也步入了一个奇石的世界……

造化生奇石 深藏远古时代记忆

一石一天地,一石一世界。

乌海地处黄河上游,桌子山、甘德尔山、五虎山屹立于城中,绵延几十公里,巍峨险峻、怪石嶙峋,形成了形态各异的山体奇观。奇山怪石培育了乌海人对石头的喜爱之情,也造就出了一座中国赏石之城。

探秘悠悠远古历史,乌海境内一些世界级历史遗迹、珍宝大多与石头及石文化有关。

在乌达有个形成于3亿年前,保存面积约20平方公里的“植物庞贝城”,它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王军博士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赫尔曼·佩弗科恩教授在2003年到乌达采集标本时所发现。因为在这里先后发掘出大量保存完整且有研究价值的远古植物化石,“植物庞贝城”在地球生物界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那些硅化木、树化玉不仅保留了乌海大地沧海桑田的永久印记,也成为最能突出乌海特色石文化的代表。

在桌子山脉诸多山沟的悬崖峭壁和沟畔石灰岩磐石上,至今仍残存着无数古代岩画的遗迹。这些岩画出自5000年前的先民之手,如今被誉为“天书”。承载这些岩画的石头,被赋予记载、考古的全新意义,也开启乌海赏石文化之先河,为乌海“中国赏石城”提供了丰厚的文化渊源。

三山环抱,一水中流,开门见山,举目见石,在乌海赏石文化与自然景观浑然天成。乌海本地奇石大致分为黄河卵石、古生物化石、戈壁风砺石、矿石等4大类,细分为木化石、动物化石、钟乳石、矿物晶体石、石英石、戈壁石、古河槽卵石等近20种。这些奇石大多分布在黄河沿岸、桌子山、苏海图与教子沟之间、三道坎、十八公里等地,而这些地方都是奇石收藏者们的钟爱之地。

乌海的石头有着大西北的雄浑之气,在岁月的洗礼中印刻着大漠、湖泊、游鱼,每一块都在诉说着自己的故事。它们经历千年,散落在山间、河边,等待着懂它的人来发现和欣赏。

“那一年在三道坎黄河滩,我和郝孝礼老师等人漫步于卵石间,低头寻寻觅觅时前面的石友将一块石头踢开,却被我俯身拾起。”乌海市奇石收藏鉴赏家张宝桥讲述说,那块石友“大意失了荆州”而错过的石头,便是后来在乌海赏石界颇受赞誉的“黄河浴女”。黄河石《浴女》的出现给乌海石友们一份意外惊喜,物之凿凿地向世人证明——乌海有美石!

赏石风盛行 塑造独特文化景观

赏石文化在我国是一项古老的、传统的、高雅的文化,自古就有“园无石不秀,斋无石不雅”之句。

20世纪90年代,我国奇石收藏呈波澜壮阔之势,奇石收藏大军成为可与瓷器收藏、玉器收藏、书画收藏鼎立的队伍。在这股席卷全国奇石收藏热浪的影响下,我市许多人纷纷跻身其中,并在玩石过程中水平不断提升,继而影响和带动了地区的玩石、藏石风潮。

乌海周边地区有丰富的奇石资源,阿拉善盟、甘肃兰州、青海西宁都是享誉全国的奇石产地,这为乌海奇石爱好者提供了机遇。

1996年,市文化局(现市文体旅游广电局)决定将我国传统赏石文化引进乌海,于是,便有了乌海的赏石、藏石活动。

时任市群众艺术馆馆长的郝孝礼,因工作和对奇石的喜爱,自然而然成为乌海赏石界的“先行者”。据他回忆,当时听几位从阿拉善盟回来的朋友说,戈壁滩有奇石,他就动了心思。1996年4月,他去了阿左旗恩格乌素大队,立刻被裸露在戈壁滩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奇石深深吸引住了。此后,他又数次深入戈壁滩。这几次官方性质的“捡石头”经历,使他开阔了视野,还产生了办奇石展览的念头。

1997年秋,郝孝礼用原群艺馆楼下的临街门脸房和后院地下室作为展室,举办了乌海首届奇石根雕展,两个厅内共展出百余块奇石。此后,乌海爱石人四处出击,遍访名石,全国各地的奇石,如安徽的灵璧石、兰州的黄河石、洛阳的牡丹石、山东的五彩石、广西的红芙蓉石、江苏的硼石等,也纷纷来到了乌海。

1999年4月,乌海奇石博物馆建成。前往博物馆参观的首批观众率先迈出了到阿拉善地区寻珍探宝的脚步,自此真正拉开了我市赏石文化的序幕。紧接着,我市爱石人不断涌现,一直到现在,络绎不绝,层出不穷。

从2000年开始,我市将赏石文化、书法文化逐步同城市规划、美化有机融合起来,使发端于民间的藏石玩石活动迅速提升为城市的主流文化。

2007年,第一届黄河明珠文化艺术节开幕之时,我市同时举办了“第一届中国观赏石·乌海博览会”,来自青海、山东、湖北、新疆等16个省市自治区的近200家石商参展,几乎汇集了我国大江南北的各种奇石。群众性赏石活动在乌海蓬勃开展,赏石文化开始走进市民生活。

2009年,中国观赏石·乌海博览会暨巴林石精品展成功举办。全国各地200多家奇石展销商参展,吸引来本地及周边地区2万多名石友和游客。为期9天的博览会,更是创下销售额高达1000万元的纪录。

伴随着藏石赏石活动的发展,奇石市场也应运而生。

2003年,原花鸟市场有了奇石销售店铺。

2004年,原奇石博物馆院内奇石假日市场顺利开张。

2006年,奇石销售店铺搬迁到市人民公园南门附近,形成了奇石销售一条街。

阿左旗石商王胜利是奇石假日市场的“老人”。从最初时开车拉石商赚运费,到因喜欢石头而加入了“藏石大军”,并在乌海售卖奇石,在乌海他结交了不少石友。“假日市场称得上是周边赏石爱好者们的乐园,乌海赏石氛围浓厚,石友的品位高、眼光好、精品多,我虽是来卖奇石的,但更享受和志趣相投的石友赏石、聊天的时刻。”王胜利说。

一石激起千层浪,耳闻“试水者”赚了钱,先前的观望者坐不住了,纷纷从阿盟转战乌海,不大的奇石假日市场日渐红火,石商增加到十几家、几十家……每到假日市场开市的日子,每个销售奇石的摊位前都聚集着些许赏石爱好者,他们三五成群在摊位前交流、探讨、挑选、购买。

如今,奇石假日市场俨然成为乌海人心目中的“潘家园”,其经营范围除主项奇石之外,还涉及了古玩杂项、古旧图书、文房四宝、根雕玉雕等。没事儿逛一逛“潘家园”,也是不错的选择。

原籍巴彦淖尔市的张雄是众多石迷爱好者中的一员,打过工,当过老板,闲暇之余就到各地去看石展,在他看来乌海是一个石头的天堂。“乌海藏石丰富,石友品位之高让我吃惊,我本来以为乌海没有石源,即使拥有一些石头也是周边来的,结果到这儿才知道,乌海石迷对石的理解程度远胜于我去过的很多城市,他们眼光好、手里精品也多。”张雄说。

城区里千姿百态的观赏石随处可见,典雅古朴的藏石馆比比皆是,奇石一条街店铺林立,爱石、玩石、藏石、赏石已成常态。奇石收藏热如星火燎原般席卷乌海,玩石赏石已走进乌海人的生活,石与乌海人的生活紧密相连,乌海人爱石藏石赏石风潮如火如荼,其发展之迅速、普及之广泛令人惊叹,群众性藏石赏石活动已成为乌海又一文化亮点。

赏石城“落户” 烫出乌海金质名片

2012年8月30日,全国首个“中国赏石城”花落乌海。而在此之前,创建赏石城的准备工作一刻也没有停止过。

曾经的亲历者郝孝礼简单讲述了乌海创建赏石城的过程。他说:“我代表协会向中国观赏石协会提交报告,并向市委、市政府提建议,内容只有一项,那就是申报‘中国赏石城’。后来,中国观赏石协会派出两批专家、学者到乌海考察、调研,后经专家组开会评审,一致同意乌海为首个‘中国赏石城’。因为8月30日是中国观赏石协会定下的全国赏石日,所以就在这一天举行了首个‘中国赏石城’命名与授牌仪式以及全国首个赏石日在乌海的启动仪式。”

从玩到藏再到赏,乌海人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石文化”不断发扬光大,让赏石文化和书法文化一样,成为塑造城市形象的一个文化品牌。

乌海赏石队伍日益发展壮大,赏石家水平不断提升,呈现藏家众多、精品丰富、层次高雅、文化内涵深邃等特点。赏石爱好者达万余人,我市的中国观赏石协会会员从2012年的4人增加至69人,全国观赏石国家一级鉴评师达6人。我市赏石爱好者崭露头角,在全国赏石博览会上10余人次获金奖和银奖。一些赏石收藏者还出版了收录个人藏品的画册20余种。这些赏石画册的出版,标志着我市的赏石文化由收藏转向研究,由爱好成为文化现象。

在王粲家客厅、卧室、书房内均摆放着各类奇石,件件都是王粲的心头宝。“2014年我去一位朋友家做客,一进门就被形形色色的奇石吸引了。之后开始留意奇石,想淘点儿好看的石头摆放在家里,没想到越了解越着迷。”王粲说,如今家中摆放的奇石都是他精挑细选的精品,闲暇时他会逐一把玩、观赏。

郝孝礼数十年如一日痴迷奇石,赏石、鉴石、藏石,乐此不疲。步入他的办公室,犹如徜徉在一个小型奇石博物馆。不足10平方米的房间内,陈列着8个约2米高的展示柜,里面密密麻麻地摆满着各类型的奇石,就连饮水机、窗台、办公桌也被奇石“占领”。

目前,我市藏家、玩家手中几乎拥有全国各地所有的奇石,且数量和质量均可观。特别是戈壁石收藏,在全国屈指可数,已被全国石界所公认。中国著名赏石家、《中华奇石》杂志主编陈西先生称赞:“乌海石友的奇石藏品品位之高,都是出乎预料的。乌海石友的戈壁石收藏应是全国最好的。”

“过去玩煤,如今玩石”,奇石收藏鉴赏家张宝桥可谓一语中的。赏石文化的发展也促进了我市赏石产业的蓬勃兴起。

2013年,万豪·桥文化街开业,兼营字画、奇石等。

2014年,乌海首家古玩奇石城开业,近40家商户经营瓷器、玉器、奇石等十几个品种。

从藏石收藏热到产业发展之路,我市已举办七届中国乌海·观赏石博览会和各类赏石文化交流活动50余次,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爱石之人和专家学者。各类活动参展石商从百余家增加到500余家,且覆盖全国20多个省市地区。不同产地的观赏石纷纷呈现,交易额由最初的数百万元增长到数千万元以上,赏石会展活动从品牌效应向产业效应转变的模式,将乌海藏石赏石热推向了高潮。目前,乌海每年奇石会展交易、假日市场、民间交易额累计达到亿元。

奇石市场日益兴盛,产业优势逐步凸显,我市已成为周边重要的奇石集散地,赏石一条街、遍布城区的石馆更是成为石友们的精神家园,赏石文化已逐步与生活紧密相接、与经济镶嵌辉映。

每一块奇石,都是一幅立体的画、一首无字的诗、一道神奇的风景。如今,整个城市浸润在“宅无石不雅、园无石不秀”浓郁赏石文化氛围中,置身其间,一种高雅感油然而生,不少人发出“读懂石语是高人,只缘身在乌海城”的感慨。赏石文化已经成为继书法文化之后,我市的又一金质文化名片。

(作者:杨勇;编辑:段继文)


相关推荐

融媒矩阵

抖音

app

微信

微博

快手

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