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文体旅融合“协奏曲” ——海勃湾区文化旅游体育工作综述

A+ A-
乌海日报 编辑:段继文 2022-11-16 10:05:57

书法展。

菊展。

滨河新区一隅。

海勃湾,有文化底蕴、有翰墨飘香、有古老岩画的传统文化聚集地……这些年来,海勃湾区培养出了许多书法爱好者、文艺爱好者,他们把文化的灵魂注入了这座城市,一代一代传承着。

海勃湾,坐落在甘德尔山脚下、乌海湖边,拥抱着母亲河……这些年来,海勃湾见证了从乌金之海到沙漠绿洲的华丽“蜕变”。

海勃湾,充满朝气、承载着激情与梦想的新兴城区……这些年来,国际帆板大赛、全国公路自行车锦标赛、国际半程马拉松赛、城市定向赛、环湖健步走、羽毛球等诸多赛事均在海勃湾举办,为海勃湾的体育事业点亮了“灯火”。

立足文化基础

推动公共文化服务提质增效

海勃湾区坚持把保护放在首位,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使文化遗产保护成果更多惠及人民群众,非遗传承项目和文物保护单位上新升级。目前,十三太保武术内养功、三才翻子拳列入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李书信获评十三太保武术内养功自治区级传承人;吹糖人、梅庵派古琴艺术等4项列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快板、中式传统插花等9项列入海勃湾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海勃湾区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和实效性,积极推行全区总分馆服务体系建设。以海勃湾区文化馆、图书馆为总馆,以镇(街道)文化站为分馆,以村(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文化礼堂)为支馆,形成县域三级总分馆服务体系,实现文化服务数字化;做强“市民文化艺术学校”,扩大市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升艺术修养,推动海勃湾区群众文化服务品质上档升位,并通过开展线上服务不断积累和创新,将“市民文化艺术学校”这一项目品牌化。

海勃湾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办好惠民文化活动。紧紧围绕“喜迎二十大”开拓创新,广泛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全面发挥业余乌兰牧骑服务基层的职责,持续开展“文化走基层”活动;鼓励广大文化工作者积极创作群众喜闻乐见的乌海特色文艺作品,以不同的形式呈现于舞台,努力传播传统文化艺术精品;采取“派辅导、带骨干、送设施”三位一体的帮扶办法,下社区、社团辅导,全面促进文化辅导员队伍素质和社区艺术团队艺术水平的整体提高;对娜仁艺术合唱团、亭韵梦舞蹈队、绿茵舞蹈队、老年舞蹈协会、萨克斯9号等社团进行专业艺术辅导,并积极组织参加各级文化活动和赛事,全力打造自治区级、国家级精品文艺社团。

为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海勃湾区还着力打造了“一刻钟社区文化圈”,通过合理配置现有文化体育资源、不断健全完善基层公共文化设施,逐步形成涵盖文艺演出、场馆开放、文艺辅导培训、图书借阅服务、文创产品展示等文化服务要素的全覆盖,逐步提升“一刻钟社区文化圈”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品质。

依托体育赛事

加快打造产业联动供给体系

海勃湾区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全城旅游”两大战略,打造“体育+商业+文旅”的综合体模式,加强体旅融合。

为推动体育惠民,海勃湾区全面开展了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积极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推动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平衡发展,不断提升群众健康水平。

今年,海勃湾区成功举办了乒乓球锦标赛、职工环湖健步走、第二届城市定向赛、马拉松赛和广场文化艺术节结合的啤酒音乐节等活动,推进城市旅游、餐饮、服务等产业联动,使体育、旅游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让体育产业真正成为助推转型升级的行动力、提振经济发展的新亮点,让更多群众感受到全民健身的获得感、幸福感。

为补足体育短板,海勃湾区积极探索建设惠民球场体系,通过新建一批、挂牌一批、共享一批的方式,打造“群众身边的运动场”,构建城市“15分钟健身圈”,并跟踪做好海勃湾区“母亲河之旅”马拉松赛道建设工作。

释放叠加效应

推进文体旅产业融合发展

海勃湾区地处黄河“几字弯”黄金区域,集“沙、海、山、城”于一体,现有14个A级旅游景区。

近年来,海勃湾区找准文化和旅游的最佳结合点,有计划、有步骤地在蒙根花、金沙湾、甘德尔山等重点景区开设特色文化旅游产品专营店,努力提高文化在旅游产业链中的收益比重;组织支持各类文化企业参加国内外文化产业博览会和自治区文博会,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多元化的展示展销交流和贸易平台;面对家庭型、学习型、专业型的度假需求,打造王元地村为乡村旅游示范点,将文化内容和创意设计融入新旅游项目,不断探索公共文化和旅游高品质融合发展之路;策划举办文创产品创新设计大赛,通过整合创新创意要素,促进“文创内容”与“产品载体”相结合,释放文创产业融合性、附加值高的优势,促进海勃湾区文化旅游建设。

海勃湾区积极融入自治区黄河“几字弯”文化旅游带建设,不断推动黄河流域文化旅游一体化建设,依托自然资源禀赋,推动内蒙古乌海“母亲河之旅”项目,统筹做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发展,通过拓展开放空间、扩大农业生态产业影响、完善交通路网、优化景观环境等多种方式,丰富水岸活动,疏通沿线交通,贯通沿黄景观带与城市腹地的交通衔接;实施海勃湾区山河连城活力旅游健康步道工程,此项目串联黄河、凤凰河、凤凰山,以步道为导向,提升沿线景观带和生态城市形象;在金沙湾景区举办“丰富旅游内容,发展旅游经济”为主题的民俗非遗系列活动,搞活旅游市场,促进旅游经济;积极打造研学旅行基地,制定符合青少年研学内容的“一日游”“两日游”等活动的旅游路线,让青少年可以“游”中“学”,“学”中“游”,不断满足市民在旅游方面更高层次需求,着力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细功实功,久久为功。海勃湾区不断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认真实施民生工程,努力繁荣文化市场,挖掘和打造旅游资源,努力推进全区文化、体育、旅游事业健康协调发展,“文旅+体育”已成为推动海勃湾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作者:毕晓敏;编辑:段继文)


相关推荐

融媒矩阵

抖音

app

微信

微博

快手

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