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柳生处“锁”扬尘——乌海能源公司苏海图煤矿采空区扬尘治理纪实

A+ A-
乌海日报 编辑:段继文 2021-12-20 10:05:45

【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

你印象中的矿区采空区是什么样子的?灰色、单调、煤尘漫天、了无生机……12月16日,记者驱车驶进苏海图煤矿采空区治理工程现场,见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

平整、宽阔的主干道上,工程车辆穿梭往来,没有浮尘腾起;时值降温大风天气,采场运输干线两侧安全挡墙却固若金汤,不见尘土飞扬;储煤场被高高矗立的抑尘网“环抱”,有效阻止了煤尘外溢;各生产环节应用多项控尘“黑科技”,从源头上有效抑制了扬尘产生……采访所到之处,扬尘治理效果立竿见影,引水降尘、科技抑尘、动态控尘的故事正徐徐展开。

引水降尘

寻水之路不停歇

充足的水源是矿区扬尘治理的根本保证。苏海图煤矿采空区治理总面积2.48平方公里,尤其是夏季用水高峰期,采场每天消耗降尘水量约1万立方米。为保证降尘水的供应,苏海图煤矿加大资金投入,积极寻找水源,确保降尘水供应充足。

通过高空摄像头回传画面俯瞰采空区,8个巨型储水池组成“八星池”镶嵌在采空区排土场和渣台周围,形成独特的景观,总蓄水容量11万立方米。

采空区西南方向上游,沟北蓄水池是一道独特的水景观。这处天然水泉是苏海图煤矿在2018年对周边旗区踏勘时发现的,该矿积极与乌斯太管委会沟通,签订了15年的取水协议。2020年4月开始正常打水至今,实现了枯水期供水、丰水期蓄水的目的,日供水量3000立方米,为采空区降尘再增一处源泉。

引五虎山煤矿和黄白茨煤矿处理过的矿井水、铺设排土场绿化管网3400米,修建高位储水罐、实施乌达区污水处理厂引水工程、充分利用沟北分散水源,修建蓄水池集水,新增3套多级离心泵……经过多方寻找水源,苏海图煤矿防灭尘供水系统日益完备,为矿区扬尘治理奠定了充足的“水基础”。

科技抑尘

抑尘“神器”显神威

矿区扬尘治理不仅要做好“水文章”,还需强化科技支撑,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苏海图煤矿加大投入力度,积极引进科技抑尘技术,加强生产各环节抑尘管控,效果显著。

“为了减少穿孔爆破环节扬尘,苏海图煤矿为每台钻机安装了捕尘器。在穿孔作业过程中,捕尘器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可实时贴紧钻孔口平面,把扬尘‘一网打尽’。数码电子雷管‘逐孔爆破’技术兼具振动小、扬尘少、安全系数高等特点。异温区爆破则采用水袋压尘,水袋爆炸形成的水雾可以及时吸附、捕集爆破产生的大量粉尘,大幅降低爆破时产生的粉尘浓度……”讲起抑尘技术应用来,苏海图煤矿副总工程师高峰滔滔不绝。

在采装作业现场,干燥易起尘的渣土采装区也鲜见尘土,窍门就在于每台挖掘机都配备了一台水车加高压水枪同步进行喷雾灭尘,采场还利用铺设的环保灭尘管网水源对高温区、异温区及过火渣进行采剥前注水,有效控制了采装作业引发的扬尘现象。

排土场和储煤场亦是如此,排土和储煤作业时,必须配备水车加高压水枪进行喷雾灭尘或启动喷淋设施,严格控制扬尘现象。

采空区运输干线两侧安全挡墙遇到大风天气也“岿然不动”,无扬尘要归功于高分子抑尘剂的使用。“在安全挡墙上喷洒高分子抑尘剂后,墙体表面形成一层厚厚的‘盔甲’、牢牢‘锁’住了尘土,遇上大风天气也不会产生扬尘。”高峰说,高分子抑尘剂还动态应用于储煤区和煤台的堆煤喷洒,有效抑制了煤尘污染。

扬尘治理

蓝天白云常驻矿区

安装乌海地区首套露天煤矿采空区运煤车辆自动清洗系统,让运煤车辆“出淤泥而不染”;购置道路清扫车,安排专人每班清扫运输道路浮尘及垃圾;配备安设有高压水枪的洒水车86台,采装、运输、排土作业期间不间断洒水降尘,实现作业区内洒水降尘全覆盖;所有调运车辆执行平槽苫布封闭;提高道路质量标准,硬化主干道3.3公里……细致入微、动静结合的一系列矿区扬尘治理措施让苏海图煤矿采空区天朗气清,蓝天白云成为这里的“常驻嘉宾”。

“苏海图”系蒙古语音译,意为“有红柳之地”。过去60多年间,苏海图煤矿利用大自然馈赠的煤炭资源,为国家经济建设和地区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2014年,由于资源枯竭,井工开采结束。2018年2月至今,在市、区两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乌海能源公司积极履行央企环保责任,苏海图煤矿积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迈入实施采空区灾害综合治理工程转型发展新阶段,致力于消除原有矿区地质灾害隐患,恢复自然生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让矿区再现碧水蓝天。

(作者:路静;编辑:段继文)


相关推荐

融媒矩阵

抖音

app

微信

微博

快手

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