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日报
编辑:段继文
2021-12-16 09:54:28
“双减”政策落地后,还没等孩子们松口气,不少家长又开始被新的焦虑困扰:不建议上培训班就不上了吗?校内不补课就不用补了吗?别人家孩子偷偷补,我家的不补成绩上不去可咋办?
如此焦虑,时间一长,自然正中某些机构下怀,各种网课教程纷纷上线,其中不乏许多盗版网课,不但质量无保证,购买还涉嫌违法。
现象:盗版资源泛滥
家有初中生的郭涛告诉记者,最近他正学着使用各种网盘,就是为了接收各种网课资源。
郭涛收集的这些网课资源,有全科教学,也有单科辅导,更有许多教育培训机构自制的在线课程。他告诉记者,他已经收集了几千节课程,几乎覆盖了孩子的所有学科,就连体育都有专门讲解跳绳技巧的,时长加起来可能有几千个小时。
无独有偶,家有五年级学生的孟欣也在使劲收集网络上的课程资源。自从孩子告别了补习班后,孟欣就开始在网络上购买各种“小班课”“加强课”“精品课”,为此还专门买了1T的硬盘。
购买这么多精品课程,得花不少钱吧?当记者用这个问题向两位受访者提问时,却被告知这些课程基本是“盗版”的。
盗版的课程都从哪来?孟欣说,网购就可以。按照她的“指导”,记者在搜索引擎上和某些网购平台输入“网课资源”“视频网课”等关键词后,果然看到大量售卖资源的网页弹出,添加客服留下的微信号、QQ号,就可以购买这些课程。相比于正版资源,这些网课的价格很低,甚至有的直接标价“1元”。
课程为啥价格这么低?客服直言不讳地告诉记者,因为都是录播的。所谓录播就是翻拍。“都是知名教育机构的实时录播,跟正版的没有丝毫区别。”客服们说。
原因:家长十分焦虑
购买盗版网课的家长多不多?郭涛和孟欣告诉记者,那可真不少,“就我所知,我孩子同学的爸妈绝大多数会给他们找网课。”郭涛说。
郭涛的孩子之前一直在补习英语、作文及物理三门课程。自从不再参加补习,郭涛就总怀疑孩子“学不会”或者是“学不够”,总是想办法让她的学习效率再饱和一点。
孟欣也是这么想的,她觉得孩子需要多听听课才能“学得好”,于是不管不顾地给孩子买了许多网课。
存了这么多网课视频,对孩子的学习一定有帮助吗?郭涛坦言,其实孩子很少有时间去看,只能利用周六日的时间看看,但他们还不敢让孩子用电脑或者手机的时间太长,怕影响她的视力。
孩子可以不看,但家长们无法放下期盼。孟欣说,她身边很多家长都抱着和她一样的想法,总是本着“万一有用”的想法给孩子们囤课,但正版课程很贵,大多还有上课时间限制,不可能啥时候想看啥时候看。于是家长们纷纷转用盗版资源,也正是这种想法给了盗版网课存活的空间。
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还有家长会“代替”没时间上网的孩子上网课,然后用翻录软件将课程录下来,并出售给其他家长。
家长张泉就买过其他家长翻拍下来的作文课。张泉的孩子一直在线学写作文,每周两节课,多为周末的晚上。有一次孩子因为上别的兴趣班缺了课,同学的爸爸转了自己翻录的视频给他。这让张泉萌生了买盗版网课的想法:“那个课程时间是固定的,我家孩子还在学跳舞,总是不能按时上,其实也挺浪费,花几块钱从同学那里购买对方盗录的视频也行。”张泉说。
结果:可能“得不偿失”
不少家长觉得,盗版网课“性价比高”,加之欠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自然容易对盗版网课趋之若鹜。
那是占了便宜吗?事实证明,可能还“得不偿失”。
买了盗版课程的张泉就坦承,其实效果并没有那么好。“那个作文课是需要和老师实时互动的,看别人盗录的,少了互动的过程,效果远不如直播上课。而且看视频没有身临其境的课堂感,孩子很容易分心,最后也没学到啥。”他说。
也有家长觉得,因为买盗版网课本来就不是什么光彩行为,所以一旦遇到“挂羊头卖狗肉”的情况也无可奈何。受访者小孙告诉记者,她曾花260元买了某教育机构录制的小学生字词句解读“精品课”,但文件包里的一百多节课中,只有10来节与正版课内容一致,剩下的都是乱七八糟的资源拼凑的。因为买的是盗版资源,也没有什么官方平台可以申诉,所以钱就打了水漂。
得不偿失的事情还包括购买各种翻录软件。张泉还曾花大价钱购买过所谓的网课翻录软件,但下载后发现电脑不支持没法安装,虚拟物品又退款无门。
也有部分家长认为,多买些网课资源没啥问题,即使自家孩子用不到,转卖给其他人用来交流也行。
提醒:
小心涉嫌违法
当然,对于广大一心为了孩子的家长来说,恐怕不曾想到,转卖盗版网课资源或者翻录网课视频用来获利,还会涉嫌违法。
内蒙古邦铎律师事务所的律师樊婕告诉记者,如果单纯购买了盗版视频自己看,那么从民事责任角度来说,这种情况并不侵权,也就是说不违法。因为盗版书或者盗版课件涉及的是著作权问题。我国《著作权法》规定了著作权人4种著作权(发表权、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以及12种财产权(包括复制权、发行权、出租权、表演权、信息网络传播权等)。购买盗版网课资源没有侵害上述著作权的任何一种权利,不构成侵权。但是如果出卖盗版资源,就侵害了著作权人的发行权、复制权。
樊婕律师表示,刑法中侵犯著作权罪成立的前提是以营利为目的,买盗版网课只是为自己看,不存在营利,所以不犯法。但是卖盗版网课就是以营利为目的的,如果数额较大或者情节严重,可能会被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或者危害特别大,造成的后果很严重,那么可能会判3年到7年有期徒刑。
记者注意到,由于盗版网课交易大多藏身于各类网络平台,当前在线教育行业又普遍存在知识产权维权意愿较低、维权成本高等情况,于是导致盗版网课泛滥,甚至愈演愈烈,让许多人习以为常,认为这些课程本身就是可以“共享”或者拿来获利的资源。
但事实上,盗版就是偷窃,原创者汗水与智慧浇灌出的知识成果被轻易窃取,不但侵犯了原创者的知识产权,更严重者可能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恶性循环,最终受害的还是广大消费者。
(作者:韩建慧;编辑:段继文)
乌海日报社 | 2021-12-16 09:54:28
乌海日报社 | 2021-12-13 09:59:02
乌海日报社 | 2021-12-07 09:40:02
乌海日报社 | 2021-12-03 10: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