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远去的兵团 难以忘却的记忆

A+ A-
乌海日报 编辑:段继文 2022-08-05 09:44:38

【“两个打造” •激情岁月⑥】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一大批城市知识青年,在国家“屯垦戍边、寓兵于农”的号召下,告别故土亲人,前往“广阔天地”去接受“再教育”。

城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一部分被分散安置到各农村公社中的生产队,和当地社员共同劳动生活;另一部分则被集体安置在一些生产建设兵团,按军事编制组织起来,由人民解放军下派到兵团中的现役军人组织知青开展生产活动。

白手起家 戈壁滩上绽芳华

1969年1月24日,经中共中央批准,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正式成立,它成了内蒙古地区接收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的主要单位,主要担负着屯垦戍边、教育知识青年的任务。

1970年,北京军区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在海勃湾成立。之后的几年里,来自北京、上海、天津、河北、山东和内蒙古其他盟市的2000多名知识青年陆续来到乌海地区。那时,黄河两岸,桌子山下,到处回荡着兵团战士高亢激昂的歌声。他们肩扛手推,和泥脱坯,烧砖砌墙;他们治沙造田,开荒种地,兴修水利;他们向矿山进发,打石头,烧白灰,开煤矿,建工厂。至今,乌海的许多地方仍留存着他们辛勤劳作的坚实印迹。

四师二十四团是在三师二十三团五连、七连的基础上组建,初期归三师建制,1972年划归四师。团部驻地在原海勃湾市区东部,全团共有11个连队,包括7个农业连队、4个工副业连队和7个团直属单位。其中,一连、三连驻王元地;二连、五连驻老石旦;四连、七连驻新地;六连驻黄白茨;采矿连驻卡布其;市区东北部尚设有工副业连、机务连,东部有砖瓦连、卫生队。

不少兵团战士初到海勃湾时正值夜间,待火车停站后,看到市里有零星的灯光,大家还为此感到高兴,可很快他们遇到了下马威。当时海勃湾火车站十分简陋,没有站台,路基又高,战士们黑乎乎的一下车,就掉进了几米深的沙窝子里。不少女知青一到驻地就“哇哇”地哭,行李箱也不开,闹着要走,因为眼前和她们想象的完全不一样,连基本的营房都没有。

砖瓦连专门负责给兵团和地方提供住房用砖。由于生产工具落后,又没有任何经验,兵团劳动几乎都是人海战术,拼体力,拼毅力;既没有劳动保护,也不分男强女弱。现在樱花医院和陶然雅居的位置便是当时砖窑和连部宿舍所在地。砖瓦连的十六七岁战士们在几名师傅的带领下,很快投入到热火朝天的工作中。他们每年的任务是烧制120万块砖,这在当时是个不小的挑战。冬天取土先用镐和铁锹铲掉上面的石子,再挖掉40厘米的冻土层,一镐镐、一锹锹地挖。夏天把大堆大堆的黏土、麦秸搅和成泥,脱出每块重6公斤多的土坯,每到休息时间,大家都累得直接躺到地上。

二十四团二连进驻老石旦时已是深秋,刚刚落脚的战士们需要克服的困难数不胜数。没有住房,战士们多半住在老石旦煤矿农场废弃的办公室和宿舍里,甚至废弃的马厩和库房也被利用起来,用木板简单地搭建一条大通铺。

过冬用的煤是战士们用小推车从老石旦煤矿推回来的。运煤是个苦差事,但乐观的年轻人把它搞成了充满乐趣的体育比赛。大家看谁推得快,看谁运得多,从煤矿到连队驻地三四公里的沙土路上充满了欢声笑语。

由于伙食油水少,劳动强度大,加之都是年轻人,定量的粮食吃超了,大家只能天天喝疙瘩汤。1970年除夕那天,团部给每个连队发了白面和肉馅,战士们用酒瓶擀皮儿,包好饺子后再送到食堂去煮。见炊事班忙不过来,有的班干脆就地取材自己烧火,用脸盆煮。在异乡过的第一个年,让这些兵团战士们终生难忘。

二连有16个战斗班、1个炊事班和1个负责物资运输的马车班。按照连部的决定,除两个班留下开荒种地负责粮食蔬菜生产外,其余全部到当时的海勃湾地区搞营建。

当时的海勃湾大庆路以东地区还是一片荒滩。搞营建对于刚离开课堂的知青来说,着实是件难事儿。集宁籍战士张明辉在其一篇回忆文章中写道:“因我们班战斗力强,连领导将难度大、危险性大的搭架活儿交给我们,并请来一位八级架子工师傅教授技术。由于我好学,再加上手脚灵活,很快就掌握了技术。”

此后4年间,二连战士先后参与了团部办公区、机修连车间、砖瓦连车间、卫生队医院、家属宿舍、连队托儿所等工程的建设,这些工程日后也为海勃湾城区东南部分的城建打下了基础。

热火朝天 砥砺七载铸精神

兵团战士的到来,让荒凉的黄河岸边有了欢声笑语,火热的生产场面更是随处可见。

二十四团三连1970年组建初期,仅指导员、连长、军医等六七人为现役军人,后陆续接收了来自天津、青岛、保定、包头、集宁等城市的知识青年,人数最多时达310多人,是二十四团11个连队中的第二大连。三连共有5个排,驻扎在海勃湾王元地,主要任务是开垦王元地东到铁路沿线、西到黄河岸边范围内的荒地,发展农业生产,同时开展军事训练。

当时王元地一带除了老乡开辟好的农田外,再无现成的耕地。要想种田,战士们就得自己修大渠、开荒地。1972年,三连开垦了200亩水田种植水稻。那时候种田不像现在,当时除了下种用播种机以外,锄地、收割一直到碾场打粮等全靠人力。对于种植水稻的艰辛,几位老兵团战士都记忆犹新。

包头籍的李福荣最忘不了的就是水平地。水平地就是要在育秧、插秧前对田地进行平整。这个活儿全部是在水里进行,一般是在4月中下旬天还比较冷的季节,有时地下和水面上都有冰碴儿。本来是用牛来回拖拽一根五六米长、直径25-30厘米的圆木,为防止圆木在水上漂移还需有两个人使劲儿压住圆木,从而使田地平整,达到育秧、插秧要求的。可北方的耕牛不像南方的水牛,陷到泥水里就是用鞭子抽也走不动。没办法,只得战士们亲自上阵,圆木两头各三四个人一起使劲向前拉。由于水太冷又有冰碴儿,战士们也冰得受不了,拉一会儿就得出来搓搓腿。几番下来,人们不仅腿脚麻木了,小腿上被冰碴划得直渗血,风一吹就变成了一道道小口子。

王元地一带的土地全是盐碱地,秧苗移栽之后必须每隔不到一周要为稻田换水排碱,否则,水稻就无法成活。所以,直到收割之前,大家几乎成天都是在泥水里泡着,浑身上下分不清泥水和汗水。水稻的种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战士吃不饱饭的问题。同时,三连的兵团战士还创造了盐碱地上亩产400多公斤水稻的奇迹。前后几年,兵团战士们共开垦的荒地近3000亩,种植的作物有黑豆、豌豆、高粱、胡麻等。三连也因此被评为当时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农业学大寨”的先进连队。

那个年月,种田没有任何化肥,全靠积肥。为此,三连还在全部为女战士的4排专门成立了一个粪班,一年四季到海勃湾市区淘厕所。夏天淘粪恶臭不说,冬天得跳到一人深的粪池里用镐刨,战士们连口罩也没有,一刨溅得满脸满身都是带着粪的碎冰碴。

有一年夏天,夜间暴发山洪,连队紧急集合,组织战士站在洪水中胳膊套胳膊排成人墙,往岸上“淤”羊粪。当时,洪水翻滚着,都已到了个儿小的战士的脖子、嘴巴处。每当回忆起这段往事,战士王福总说现在想想都后怕,如果人墙被冲开,肯定就会有人被卷进去。

除了农业开荒,兵团也进行工副业的建设。采矿连是二十四团中驻扎在卡布其山沟里的一支特殊连队。七八十个男女青年终日与钢钎、铁锤、炸药打着交道。每天太阳刚露头,他们就扛着工具开始工作,打眼、放炮、破矿石、抬矿石,一直干到太阳下山,连里的三四十个女孩子也不例外。 装车皮是采矿连里每个人心中最为记忆深刻的。山沟里当时还有包钢的石灰石矿和平沟煤矿,三个矿的运输都要靠火车,所以每个矿必须要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装车任务。女的装40吨,男的装60吨,每次装完车,大家都半天缓不过劲儿来。

这一段时期兵团战士们,即使条件艰苦,但对前途充满期望,人生态度积极乐观,做好了扎根边疆一辈子的决心,他们在中国大片荒芜、贫瘠的土地上描绘了可歌可泣的屯垦戍边、寓兵于农、建设边疆、保卫边疆的奋斗长卷,为中国辽阔的边疆构筑起一道屏障,成为特殊年代的特殊产物。

1975年底,兵团建制撤销,二十四团整体划归由地方管理的八一农场,绝大多数兵团知青返回了自己的故乡,仍有一部分知青留在了乌海,成了当地经济建设的生力军。兵团虽然仅存在了近七年时间,但离去的大部队在经济、先进文化、城市化建设方面为乌海这座新城市留下了闪光的基石。

近半个世纪过去了,那些回到城市的知青,如今仍旧关心着内蒙古地区的发展,不少原内蒙古生产建设兵团的战士在其人生步入暮年之时,重返内蒙古,探访自己当年生活工作过的地方,并通过各种方式,还在为内蒙古社会经济的发展献计献策、发挥余热。

(作者:杨勇/文,齐艳芳/绘图;编辑:段继文)


相关推荐

融媒矩阵

抖音

app

微信

微博

快手

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