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场拓荒岁月 逆风筑梦之旅

A+ A-
乌海日报 编辑:段继文 2022-07-21 09:35:16

【“两个打造” •激情岁月④】



民为国基,谷为民命。粮食是饭碗,亦是老百姓的信心。

忆往昔,乌海地区戈壁连着沙漠,人烟稀少,瘦草枯黄,住民大多以畜牧业为主,只有少数几户农民。新中国建立后,乌海拉开了垦荒拓城的序幕。

看今日,从南端的海南区巴音陶亥镇各村到北端的海勃湾区千里山镇巴音乌素村,黄河岸边的耕地上早已覆盖一层绿色,新一季的小麦、玉米、葡萄、向日葵等农作物,正舒展枝叶,茁壮生长。

一边是绿茵芳草,一边是大漠孤烟。沧桑巨变,离不开一代代拓荒者的艰苦奋斗。数十载光阴,他们的勤劳将黄河岸边一片片荒芜的土地变成了现在的“田园牧歌”,书写了一部感天动地的乌海黄河岸边拓荒史。

远征军 拓荒耕地黄河边

新中国的建立,正式拉开了乌海垦荒拓城的序幕。

1951年春天,张洪高、张三蛋、徐生福三户农民来到乌兰木头附近开荒种地,并组织起了互助组,成为乌海地区最早的农业组织雏形。1956年,乌海地区成立了乌兰木头农村合作社。

1958年,桌子山矿区开始大规模开发建设,人员的大量涌进,让吃饭成了大问题。与此同时,伊盟鄂托克旗东部十年九旱,靠天吃饭的农民只能靠国家下发粮食救济。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伊盟鄂托克旗从朱汉拉、乌兰吉令、早稍、达拉吐鲁等乡组织3400余人的“黄河水利远征军”,在乌海地区长约107公里的黄河东岸安家落户,开始了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

曾是“远征军”一员的王锁仁老人回忆,他们从故土迁移到乌海要走150多公里路,有的一家一辆二饼子牛车,有的几家共用一辆车,车上载着行李、口粮、锅碗等生产生活所需,人们则跟在牛车后面扶老携幼,艰难步行。到了目的地后发现,这里的生活条件更加艰苦。没有房子,有的就住在铁道兵修建包兰铁路时修筑的土坯工棚和土窑洞里,有的挖地窨住,还有的几家人搭个茅草棚一起生活。

因为还没有开荒种粮,人们仍靠国家救济粮生活,玉米、高粱、糖菜渣子等没有经过加工的带皮粮,火车运来什么就吃什么。即便如此,每人每天也只有1斤的供应量。粮食不够吃,“远征军”们就把高粱、麸子、糖菜渣子搅拌在一起加工成“三合粮”吃。这种“三合粮”难咽,也难排泄,格外遭罪。就是在如此艰苦的情形下,“远征军”们顽强地举起锄头、拿起铁锹,开始向这片砂石遍地、少水多沙的荒滩宣战。

当时“黄河水利远征军”在黄河水利指挥部的基础上成立了矿区水利乡,下设中海勃湾一大队、拉僧庙二大队,其中一大队开发大中滩的经历十分艰难曲折。

当时,大中滩7000多亩土地上虽然布满了野生黄白茨,但土地宽敞平坦、四面环水易灌溉。“远征军”便去除黄白茨,打算种上粮食。黄白茨是一种多刺植物,一不小心,刺就划在人们的手上和身上,划伤的位置又红又肿。无奈之下,人们只好放火烧,烧过之后再翻地下种,不想却颗粒无收。“人们缺乏经验,盐碱地不适合种地,但黄白茨却是一种很好的药材,真是走了一段弯路啊!”王锁仁老人如今回忆起来还十分后悔。

相比起一大队开发大中滩的艰难,开发拉僧庙圪台的二大队的进展就比较顺利。拉僧庙圪台有土地3000余亩。“黄河水利远征军”利用拉僧庙的泉水修了蓄水池,通过4公里的干渠引水到圪台上。在没有仪器又没有技术人员指导的情况下,人们挖渠凿石,利用劳动人民的智慧克服重重困难,硬是开辟出了一条自流灌溉渠,解决了近3000亩土地的浇灌问题。

到1959年年底,乌达和海勃湾两个地区的城市人口发展到24430人,农业人口增加到2893人,实现农业总产值18.7万元,耕地面积达到869公顷,农业播种面积343公顷,蔬菜总产33.9万公斤,马铃薯总产11万公斤,粮料总产7.2万公斤,牲畜头数2611头(只),生猪118头。

野战团 团结开荒创奇迹

如果说“黄河水利远征军”是走西口者“再走西”,是乌海黄河东岸开发建设新家园的一次创举,那么,在一河之隔的乌海黄河西岸,乌达地区“乌兰木头开荒野战团”则演绎了一场各地外来工、各单位和部门团结协作、战天斗地的人间奇迹。

1959年,当轰轰烈烈的“万人上山夺煤大会战”正在进行当中时,工业发展迅速,外来人口猛增,蔬菜供应随即成急需解决的大问题。有汽车的单位还可以外运一些蔬菜,没有汽车的单位连菜都吃不上,一些人还因长期吃不上蔬菜缺少人体必需元素而患上了夜盲症。

面对严峻的现实,乌达矿区成立了蔬菜大队,并把乌兰木头农业合作社划归乌达矿区蔬菜大队。1959年,巴彦淖尔盟为乌达镇投资100万元,用于蔬菜生产基地建设,12月乌达建立了国营蔬菜农场。

1960年3月,乌达镇以乌达农场为基础,成立“开荒野战团”,从检察院、民政科等部门抽调了30多名干部组成领导机构,除镇、矿全力以赴组织劳动力外,大批“兵马”都是临时招募。他们在各处设立报名点,广泛接纳各种人员,最后组成6000人的“乌兰木头开荒野战团”,在乌兰木头、河拐子等地打一场和戈壁荒漠要菜吃的农业大开发战争。

野战团设置了5个营,当浩浩荡荡的大军开进乌兰木头时他们才发现,眼前是一个又一个两米多高的沙丘,即使有一些比较平整低洼的地段,也长满了冬青、锦刺、猫头刺、沙蒿、芨芨草。野生植物密得让人迈不开腿,但拓荒者没有却步。他们凭着每人一条扁担、两个箩头和几把铁锹,硬是搬倒了一座座沙丘,拔掉了一丛丛杂草,把土地一块一块地平整出来,在短短20多天里就在乌兰木头开发土地3000亩,接着又从乌达滩开垦土地4000亩。

土地开发出来还要及时播种,野战团便组织人员打了十几口水井,可每口井用水车推水最多浇灌30多亩土地,远远不够。乌达镇党委决定,在黄河大中滩前沿西河汊上筑一道拦河坝,引用黄河水自流浇灌,这就是“向黄河要水大会战”。除野战团之外,乌达各矿区、砖瓦厂、机械队,凡是能够出人出力的单位都组织人手前来支援。上万勇士开进大中滩,终于在4月底截住了黄河的一个支流,但因为开发的土地是在高出黄河水面20—90米的洪积面上,众人眼巴巴地看着渠中有水,就是浇不到地里。野战团选择用锅驼机、柴油机抽水,终于实现了如期种秋菜的计划。这一年收获了500多万斤蔬菜,缓解了吃菜紧张的局面,为农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时任野战团副团长的云子龙老人说:“乌达的7000亩土地就是凭着大家不畏艰难、敢于吃苦、团结协作的金子般的心换来的。”

据《中国共产党乌海历史》记载,截止到1960年,乌达、海勃湾两个地区共有耕地3332公顷,比1958年增长了2.8倍,农业总播种面积达2695公顷,比1958年增长了6.9倍,蔬菜种植面积达1158公顷,总产量达到1141.4万公斤,马铃薯总产17.7万公斤,粮料总产13.2万公斤。年末牲畜存栏19223头(只),其中生猪463头,小畜14091只,农牧业机械总动力达到1337千瓦,林地面积60公顷。两地共有农业人口7610人,农业总产值完成103.5万元。

蔬菜农场 全力书写光辉岁月

在许多乌海人的记忆里,既有着“黄河水利远征军”艰苦奋斗的记忆,也难忘“开荒野战团”的不朽篇章,但与此同时,海勃湾农场、海南东风农场、乌达蔬菜农场这些名字更是记忆犹新。在不毛之地上成长起来的农场,曾在乌海农业的发展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1959年底,乌达矿区将黄河西岸长约20公里的土地利用起来,成立了我市历史上最早最大的农场——国营乌达蔬菜农场。农场北起马堡店,南至黄河铁路大桥,总面积为28平方公里,可耕地面积18814亩,主要生产经营蔬菜,兼营工副业和养殖业。

同年5月1日,在海勃湾,国营蔬菜农场与良种繁殖场、人民公社合并,成立国营五一蔬菜农场,下设4个大队,分16个农业生产队、2个牧业队。

当时,王锁仁任五一农场主管会计。他回忆道:农场职工没来乌海之前都是种旱地大田的,对水浇地的种植模式不太了解,再加上没有蔬菜种植技术,常常是广种薄收。所种蔬菜品种也十分单一,只有些土豆、萝卜、白菜、韭菜之类的大众菜,豆角、西红柿等精细菜虽然开始尝试种植,但产量很低,远不能满足市场供应。所幸的是,当时政府对蔬菜种植十分重视,一方面加大蔬菜农场的生产工作,一方面鼓励有条件的厂矿企业都要搞农副业,不但五一蔬菜农场的基础设施有了发展,不少厂矿也都兴建了自己的青年农场。

1962年,五一农场已拥有拖拉机2台,80马力机引农具3台,灌溉机械32台,灌溉面积达到3284亩,后又架设了输电线路,代替了锅驼机和柴油机抽水灌溉。至此,徒步150多公里到这片土地上开发农业的“黄河水利远征军”,终于步入了农业生产发展的正轨。

1962年至1964年,农场因技术缺失,连续3年亏损。1964年起,农场陆续派职工外出学习技术,引进精细菜优良品种,聘请外地专家到农场实地教学、现场指导。到1965年,全场蔬菜总产量突破了1000万斤,保障了市民夏菜供应,当年盈利6.5万元,扭转了连年亏损的局面。此后的10多年时间里,农场又连续解决了冬储菜及冬季新鲜菜的供应难题。1975年,农场开始发展温室生产,“四季常青,一年都有新鲜蔬菜吃”,在远征军西进黄河开发农业17年后,终于有了初步的突破。

20世纪70年代,随着厂矿企业、知识青年和兵团战士等自办农场的纷纷建立,乌海土地上呈现出了一片热火朝天的农场建设景象。1970年,黄河东岸原国营五一蔬菜农场,以甘德尔山为界,分为东风农场和五一农场;1975年内蒙古建设兵团四师二十四团成立后,移交给当时的海勃湾市,又成立了国营海勃湾八一农场。1978年,乌海市将五一、八一两个农场合并成立乌海市国营海勃湾农场,形成了黄河以东地区的海勃湾农场、东风农场,黄河以西地区的乌达国营农场三大农业基地,并逐步建立和完善了相关农业服务机构,使乌海农业真正走上了健康发展之路。

回顾往昔,艰难跋涉、开荒拓野。我们不难发现,乌海地区大规模的农业开发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无数的拓荒者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前赴后继,奋勇争先。他们分秒必争、吃苦耐劳的大无畏精神,团结协作、甘于奉献的高尚风格,战天斗地、不畏艰难的英雄气概,已载入史册,流芳后世。

(作者:赵荣/文,齐艳芳/绘图;编辑:段继文)


相关推荐

融媒矩阵

抖音

app

微信

微博

快手

头条